預防乳癌勿亂來 Keep calm & be proactive
著名荷里活女星Angelina Jolie毅然切除乳房消息轟動全球,令很多女性尤其關注預防乳癌。乳癌是本港女性頭號癌症殺手,縱使確認帶有BRCA基因變異,也不一定患上乳癌,進行預防性切除乳房手術只是預防乳癌的其中一個方法。那麼,女性應該怎樣面對這些健康風險?
基因變異測試不應亂做
過去二十年,香港的乳癌患者人數上升三倍,達至每年確診個案約三千宗。據香港乳癌基金會屬下乳癌資料庫資料顯示,只有約一成病人,其直系親屬患有乳癌,而當中只有一半是遺傳基因變異攜帶者,情況不算普遍。遺傳並非乳癌的主要成因,誘發乳癌的因素很多,包括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和環境因素等。
BRCA1和BRCA2基因變異攜帶者雖然是乳癌高危人士,仍有兩成人不會患上乳癌。基因變異測試費每次港幣二萬多元,另外,測試者可能要承擔醫療保險的風險,而最重要的是可能引起長期憂慮的心理壓力。因此,一般人不必做基因變異測試。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建議高危人士(舉例:兩邊乳房曾患有乳癌的女士、最少一位直系親屬曾患有乳癌或卵巢癌)才需要接受BRCA變異基因測試。香港醫學專科學院前任名譽秘書外科專科醫生周永昌指出,在基因測試進行前,受檢者會接受一個詳細的遺傳輔導(Genetic Counseling),受相關專業訓練醫生、護士或遺傳輔導專家會講解有關測試的方法和風險,讓受檢者詳細了解情緒、生育計劃、篩查、治療制定等各種影響。
切除乳房是最後選擇
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張淑儀醫生表示,美國醫學界正積極研究針對BRCA基因變異攜帶者的疫苗,協助修補那些變異基因(gene therapy),希望未來可以幫助到這些人士。她又指,切除乳房而保留乳頭,乳腺細胞仍存在,故仍有5%的患癌機會;另外,切除乳房後皮膚的感覺會較差,有機會影響性生活。
一旦發現自己是基因變異攜帶者,首先應該進行密切監測,每半年做一次乳癌檢查,包括乳房X光造影、磁力共振或超聲波,有助及早發現腫瘤和進行治療。第二是服用抗雌激素藥物,三苯氧胺(tamoxifen)和雷洛西芳(raloxifene);前者適合有經期或已停經的女性,後者適合已停經的女性。第三,做輸卵管卵巢切除手術,完成生育的女士或四十歲以上較適合。第四考慮進行預防性切除乳房手術。

從基本預防做起


曾患上乳癌、現已康復的Kylie Minogue及《Sex and the City》女星Cynthia Nixon,提醒年輕婦女早日開始做乳房定期檢查。
基因變異患癌機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