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又到,近年坊間的月餅款式越來越多,又冰皮、又生果味,還有迷你版,以為每款吃小小,但其實吃下也不少。
別少看只有手掌大的月餅,其實月餅是高糖份、高脂肪食物,以一個雙黃蓮蓉月來計,其實已有 800 -1000卡路里,吃 1 個月餅 = 吃掉 5 碗飯+10 茶匙油+12 粒方糖。脂肪會使人有飽足感,減低腸胃的蠕動,所以亦是在胃部消化得最耐的東西 。 若還加上豐富的「做節餸」, 吃得開心之餘,很容易吃下比平時多的份量,令身體一時間很難消化過多攝取的油份及糖份,若出現腹脹、腹痛、胃口欠佳、嘔吐、腹瀉及便秘等徵狀,便明顯是食滯了。
市面上有月餅標榜低糖甚至高纖,也不代表可以多吃,應節的湯丸,也是屬黏膩食物,較難消化,易食滯「頂胃」,甚至腹瀉。 若湯圓餡料是花生,因花生會脹胃,若本身已有胃炎、胃潰瘍等胃部不適,更加不宜多吃。
萬一已吃得忘形食滯了,則也有紓緩方法:
1.多飲水
香港人普通都飲水不足,夏天流失水份較多,在冷氣間活動亦會抽走體內水份,每日飲最少 8 杯水是基本飲水量,若吃滯了更加要多吃水,以及多吃纖維食物幫助消化,有助腸胃蠕動,令排便暢通,加快消滯。
2. 飲茶消滯
茶中的茶多酚(Polyphenols)成分,有研究指可消脂消滯,例如日本綠茶、玄米茶、龍井或香片等,也有消滯作用,且比起喝其他高糖飲品健康。若然不愛喝茶,來杯熱檸水,同樣見效。檸檬的酸雖不如山渣般直接消解肉食積滯,但可刺激胃酸分泌和腸狀蠕動,幫助消化,解除飽滯感,如過量進食後出現輕微胃部不適,不妨用幾片檸檬加熱水焗,毋須放糖飲用。
3. 多吃水果
如時令的沙田柚(約 3 瓣為一份生果)、西柚(半個為一份生果)等,又或吃麥皮、薏米等, 亦可增加纖維促進腸道蠕動,令排泄暢通。
4. 多做運動
身體多郁動,腸胃的蠕動能力都會較佳,但吃飽後不宜立即進行劇烈運動,一般帶氧運動即可。
5. 減少食量
如食滯情況嚴重,之後每餐食量應稍為減少,保持攝取足夠營養便可,以減輕腸胃負擔。減少食用如豆類、薯仔、粟米、青椒、洋蔥、西蘭花等會產生氣體食物,因這些食物屬非水溶性纖維,會停留在腸道發酵,引致多氣更不利腸胃,加劇便秘和食滯情況。
其實,要預防食滯,最好方法便是控制食量,建議每人每日最多只吃四份一個傳統月餅,吃滯固然辛苦了肚皮,但最「傷」是吃肥了,吃一個月餅,相等於 3 碗半飯 / 10 隻去皮雞髀 / 3 個漢堡包 / 兩個即食麵,要把它消耗掉,至少要快跑 1.5 個小時,一時之快,換來幾磅肥肉,不值啊!!
登入 瀏覽本網站,可獲取積分換領專屬優惠
點擊查看專屬優惠
立即訂閱接收Cosmo最新潮流資訊
訂閱電子報,定期送上最新時尚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