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出汗,散發著陣陣體味好尷尬?中醫教你內服外敷,調理身理達至去除體味的好方法。
在中醫角度,人體出汗受氣溫、濕度、精神、飲食、藥物、體能狀態等影響。不因外界刺激,天熱時出汗或運動後出汗的表現,稱為「自汗」。多汗令體表濕潤黏膩,容易併發皮褶損爛、毛囊炎、熱痱、瘡癤等皮膚病汗屬津液一部分,血汗同源,汗出異常是臟腑失調的外在表現。
內服方:
清身粥(二人份量)
材料:赤小豆50克 銀耳5克 白米半碗 海鹽適量
做法:銀耳先用清水浸發30分鐘,去硬蒂及撕成細塊,與其餘材料加入清水同煲,水沸後收慢火再煲約1.5小時,直至米煲成粥,最後入海鹽調味便可。
服法:每日2次,連服15天。
功效:清熱袪濕,止汗除臭。
外洗方:
材料:葛根1兩、白芷1兩、厚樸1兩、蔓荊子1兩、枯礬1兩
做法:將所有材料同放於煲,加10碗清水,大火煲沸後,轉慢火煎煮2小時。將藥液分2份,每日2次,每次用1份外洗,洗完後抹乾即可。
功效:輕清升散,解表退熱,直接抑制汗腺分泌。
如何根治臭狐或多汗症?
要處理臭狐或多汗症,可針灸、內服中藥、外洗中藥及頻率電磁療。
針灸:善於調理整體氣機,激發臟腑功能,提高自我調節、自我康復能力。只需針刺極泉、肩髃和支溝等穴,以瀉手法,佐以艾灸,留針20分鐘,隔日1次,7次為一療程,便可獲得排毒除臭和止汗之功。
內服及外洗中藥:利用芳香化濁、清熱涼血、排毒袪濕的中藥,有效地止汗除臭。
頻率電磁療:運用修補人體細胞功能、排毒和止汗的磁頻率,佐以微電流和伽瑪磁,留於極泉和百會穴20分鐘,隔日1次,5次為一療程,便可有效將體味驅除。在治療時,位置可選擇遠端取穴治療。根據各種不同症證的治療需要,選擇具有協調作用的穴位加以配伍應用。
譚莉英
註冊女中醫師
登入 瀏覽本網站,可獲取積分換領專屬優惠
點擊查看專屬優惠
立即訂閱接收Cosmo最新潮流資訊
訂閱電子報,定期送上最新時尚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