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刮痧時力度不能過大,只要在皮膚刮出紅色痧已可。出現紅色的痧點是正常的身體反應,代表皮膚毛孔張開,身體的毒素、有害物質通過刮痧浮上皮膚表層,增加汗線分泌,有排寒、排毒的作用。如果刮出紫黑色的痧已經代表刮痧過度。刮痧時,同一個部位刮20至30次已足夠,就算沒有出痧也不應勉強繼續。
9大刮痧位置

不同的刮痧位置針對身體不同痛症或不適,理論上全身都可刮痧,以下主要整理了9個刮痧位置,容易上手,並分別可幫助身體排毒、瘦面、拉提、紓解痛症、失眠、鼻敏感等。
1. 眼部疲勞、頭痛:利用刮痧板較小、圓潤的一面刮痧。因為太陽穴所佔的皮膚面積較細,用點的方式將刮痧板按在太陽穴上,單點打圈施力。然後由眉毛尾端開始水平線刮,停在耳尖上方的位置。接着回到眉尾向上45度的方向,最後由眉尾向下45度到耳珠下方刮過去。這個方式除了紓緩眼部疲勞,對頭痛都有幫助。

2. 頭痛:頭痛的話亦可以木梳在頭皮上刮痧。由髮線開始往後慢慢梳,梳到頸部(風池穴),每邊梳20次左右。
3. 喉嚨不適、發炎:由耳後往肩膊方向,由上往下刮。
4. 脾胃不適:由眼下直線往下刮。這個位置是胃經走向,可緩解脾胃不適。

5. 排濕排毒:由頸椎中央向下刮。頸椎中央最凸出的骨頭是大椎穴的位置,為排毒大穴,可排濕排毒。
6. 手腳冰冷:女性陽氣不足或者氣血不暢會容易出現手腳冰冷的情況的症狀。建議用刮痧板先刮手掌,手掌發熱後再刮手指,由內向外,從手指根部刮到指尖,雙腳同理。

7. 鼻塞、鼻敏感:用刮痧板面積小的一面由山根與眼頭之間的眼窩處開始向下往鼻翼方向刮,刮到微紅即可,可令鼻子暢通。
8. 緩解失眠: 在臨睡前刮腳底有助於促進睡眠,緩解頭痛。從腳掌到腳後跟方向全腳底刮,刮熱後再用刮痧板單角以點狀按壓的方式按向腳心中央的湧泉穴。

9. 臉部拉提、瘦面:臉部刮痧之前先把臉洗淨、塗上面霜,由下巴尖開始往耳朵方向刮,刮完一邊臉再刮另一邊,一個部位刮約30下。接着在沿着顴骨下方由下而上地刮。臉部刮痧功效,不但可以有拉提瘦臉的效果,還可以促進臉部血液循環,令皮膚變得水嫩、收細毛孔。
刮痧禁忌及注意事項

1. 用油輔助
刮痧前將刮痧板消毒,並在皮膚塗上潤滑油,如凡士林、白花油、BB油等,以減少對皮膚的磨擦。
2. 刮痧後飲暖水
在家中自行刮痧後,可以飲一杯暖水,以加快新陳代謝。
3. 刮痧後切勿立即洗澡
刮痧後因為皮膚毛孔已經打開,所以最好等1-2個小時才沖涼,並盡量洗熱水澡。
4. 刮痧後不可受涼
刮痧後不宜吃生冷食物,建議注意保暖,避免吹冷氣、冷風,否則更容易患上感冒。
**如有疑問或不確定自己是否適合進行刮痧,應先諮詢註冊醫生,切勿胡亂自己刮痧。
感謝閣下訂閱Cosmo電子報。
閣下將收到一封電郵確認,謝謝支持!
閣下已註冊Cosmo電子報,請按下註冊電郵上的連結,以激活閣下的帳號。
如果未收到註冊電郵,請按此重發。
閣下已曾註冊Cosmo電子報,請前往設定更改閣下的訂閱選擇。
據系統顯示,閣下為CosMart會員;如想訂閱Cosmo電子報,請前往CosMart後台設定 - 接收電郵設定更改閣下的訂閱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