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with no details

隨處入睡!家以外的最佳安眠技巧

Liz Krieger; Translation by Mirror
02 May 2017

瞓唔慣生保床?不妨參考以下的最佳安眠技巧,保證你在任何地方都能呼呼酣睡。


1. 雙人床入睡法 

要避免在睡時翻出床外,專家建議在床褥邊緣底下放置一個軟枕。

除了自己的家,沒有任何一個地方能讓你睡得如此香甜。有着軟硬適中的枕頭、喜愛的床單,甚至是熟悉的天花板吊扇,都是可以讓人放心酣睡的重要元素。一旦離開了家,人的潛意識便會察覺得到。最近一份研究顯示,當人在進入新環境的第一晚,腦部活動會對陌生的事物提高警惕。

專家表示,在旅遊時遇上的時區改變和不習慣的座位等等問題,都會嚴重影響睡眠的量和質。睡眠不足會影響判斷力,引致肥胖和暗瘡問題。下次旅程,不妨帶備以下的入睡錦囊。


2. 酒店入睡法

臨床心理學家表示,無論你入住的是四星級酒店,抑或是無星旅館,每人大概需要兩天時間才能適應新環境的氣味、聲音及溫度。而睡床則是最大的入睡障礙,因為睡在不同的床褥,就像穿上新鞋子一樣使人不習慣。專家解釋,人體需要時間適應習慣,把房間布置一下,便可為身體提供入睡所需的有效暗示,做法如下:

精選睡床
睡床太軟?可要求酒店提供睡床較細的房間。專家表示,床褥愈大,下塌的機會便愈大。睡床過硬?可在床單底下放置多一張床墊。

自備枕頭
物理治療師表示,帶備一個柔軟或承托力足夠的慣用枕頭,可避免造成肩膊扭曲、壓迫、或曲背等等引致不適感覺的錯誤睡姿。


重新布置
專家表示,毋須進行瘋狂改動,只須帶備自家舒適的睡眠用品,例如毛氈或照片。添上與你長期相伴的小物件,可令人有鬆弛下來的感覺。

滅光
由於並非所有酒店都設有遮光布簾,故可帶備睡眠眼罩;若忘記攜帶,可將刺眼光源遮擋,包括覆蓋時鐘、用毛巾攝着門隙,以及用髮夾把所有窗簾閉合。

塞耳
超過六十分貝的聲響,例如升降機和隔壁房間的噪音,都會影響入睡。此時,可帶備一對舒適的耳塞或播放抒情樂曲。

調校室溫
專家表示,人體最佳的睡眠室溫是介乎華氏68至72度(攝氏20至22.22度)。


3. 飛機、火車和汽車入睡法

最令人難以安睡的,莫過於是坐於移動的交通工具中。無論是身處高空三萬呎,抑或是奔馳於高速公路,坐着並非最自然的睡眠姿勢,人體更會因為要對抗地心吸力而促使血液抽往腦部。專家解釋,血液一旦倒流,心跳便會持續上升;再者,交通工具中的環境往往嘈吵擠迫,令人難以安睡。交通工具入睡方法如下:

選坐靠窗位
空中服務員建議,在飛機上應盡量選擇靠窗座位,因為靠牆位置使人感覺更自在。

支撐頭頸
空中服務員表示,半月形頸枕是旅行者的最佳伙伴,可讓頭部上翹而不致於過度伸展。要避免頭部前傾,建議把頸枕的開端位置轉動於頸後。另外亦可把頸枕或手袋放置於餐枱上(事前先清潔一下),接着把頭擱於其上。


減少喝酒
雖然喝酒可增添睡意,但酒精最多只會產生淺層及干擾性睡眠;當酒精消退後,亦會減低大腦進入深層睡眠的機會。再者,酒精是一利尿劑,相信閣下亦不想無間斷地上廁所。

伸展四肢
在飛機起飛後,可把hand-carry袋子放在座位前方,然後伸直雙腳擺放其上。專家提醒,切勿交叉雙腳及把雙臂作為枕頭,因為這會容易引致麻痺感覺而令人蘇醒過來。


4. 地上入睡法

若要在長臥椅及地板作一選擇,後者無疑較佳。理由是長臥椅通常太軟,故可改在地板兩端放置適量軟墊和蓋上一張床褥。專家表示,地面的堅硬會被軟墊阻隔而能提供適當承托力。


5. 氣墊床入睡法

在沒有客人房的時候,最佳睡法是使用氣墊床。

入氣充足
專家表示,氣墊愈結實,效果便愈好。藉此,仰睡者可避免下背過度彎曲,側睡者則可避免因為肩膊歪曲而導致頸肩繃緊等不適情況。

再次加氣
氣墊床製造專家表示,何時和如何注氣是兩大關鍵。氣墊床的結實度會在初次注氣之後減低,此情況為完全正常,因為這是物料擴張而導致的後果。建議使用前的數小時先注一次氣,然後於睡前再次加氣。


使用厚身床單
此舉可以減低睡時由床邊滑出的機會,可以的話,當然最好自備床單。

添加額外層墊
專家解釋,由於氣墊內的空氣和房間的溫度相若,可能會因而凍醒。避免方法就是在氣墊床上放置一個睡袋,然後再蓋上床單。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立即訂閱接收Cosmo最新潮流資訊

訂閱電子報,緊貼流行健康飲食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