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勒索這個名詞雖然是近年熱搜關鍵字,不過這種情況卻由來已久,只要大家過去未曾發現。過去大家只關注自己有沒有出現情緒勒索他人的行為,卻未必意識到自己可能被情緒勒索。一般人可以怎樣發現自己是被情緒勒索對象,又該如何應對?COSMO 請來精神科醫生黃汝明為大家解難。
登入 瀏覽本網站,可獲取積分換領專屬優惠
點擊查看專屬優惠
被情緒勒索的一方,有什麼性格特點?

被情緒勒索者往往比較重視這段關係,著緊對方感受,所以願意無止境讓步。有時候,他們因為想在獲對方認同,所以不停遷就,滿足對方要求。

被情緒勒索者未必知道自己陷入這種局面,因為他們會認為這種相處模式是必然的——即自己必然要滿足對方。他們為了避免麻煩和衝突,或不願事件惡化,所以才會心軟答應。
被人情緒勒索,有什麼問題?

被情緒勒索者這種行為,在短期內會達到雙方目標——即滿足對方慾望,又能見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不過長遠而言,被情緒勒索者會感到壓抑,憤怒、冤屈,令這段關係變得不健康。
察覺到自己被情緒勒索,可以怎樣做?

黃汝明醫生指,被情緒勒索的一方會經歷幾個情緒和過程。
第一階段:剛收到情緒勒索時,會感到不合理、驚慌、委屈
第二階段:冷靜下來,尋找事件真相,認清自己就該事的底線
第三階段:與對方傾訴,表達自己明白他的想法,並說出自己的底線
第四階段:尋求共識

在尋求共識一步,結果未必盡如人意。黃汝明醫生認為,如果一段關係面臨因未能尋求共識而破裂,引致無可避免的壞結局,雙方都有責任,並非全是被情緒勒索的一方之錯。被情緒勒索者不應全盤歸咎在自己身上。
職場被情緒勒索例子:上司與下屬

黃汝明醫生分享一個職場被情緒勒索的個案:當事人本身有情緒病,上司得知後想關心他,一同尋求解決方法。但在當事人眼中,覺得上司的關懷出自工作壓力,目的是不想自己的情緒影響工作。當事人因此而努力討好上司,接受他的關心,卻一邊感到壓力和矛盾。

面對以上個案,被情緒勒索的一方可以先了解,到底是否上司過份關懷,以及自己願透露的情緒問題的底線,從而與上司表達謝意,並表明所帶來的困擾,一同尋求最舒服的相處模式。
愛情被情緒勒索例子:一對分手的戀人

可能你身邊也遇過這個情況:一方提出分手,另一方以死要脅復合。被情緒勒索者因此受驚,擔心對方自殘,從而讓步復合。黃汝明醫生指這種處理手法並不健康,可能會無止境分手、復合。
既然你已提出分手,即代表這是你的底線,你應該與對方好好商談,表明了解他的想法及自己的分手立場,懇請對方勿傷人自己。如果在表明立場後仍未能達成共識,最終對方真有自殘行為,自己也不用完全覺得自責,因為你已經盡力解決問題,對方也有責任承擔後果。
家庭被情緒勒索例子:父母與子女

常聽到父母一句「俾心機呀,我成世人靠晒你啦!」,原來都是情緒勒索的例子。子女可能因為父母這句話而感到無比壓力,因而感到不開心。黃汝明醫生指,子女可以向父母表示:「我會盡我所能照顧你們,但也未必能完美地達到你們心中的要求」 讓父母知道自己所承受的壓力,從而作出體諒和共識。

總括而言,大家做人重要是緊守底線,學會溝通,勿把所有責任攬上身,便可應對不合理的情緒勒索。

黃汝明醫生 Profile
精神科專科醫生,致力推動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她亦同時擔任遊戲治療協會(香港)的委員,使命是「寓遊戲於藥物治療」,她希望能突破傳統精神科的常規診治方式,為個別家庭訂立一個全面及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立即訂閱接收Cosmo最新潮流資訊
訂閱電子報,緊貼流行健康飲食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