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五月,在CosmoBody寫過一篇「吃粽應該蘸砂糖還是豉油?教你健康素粽新派食法!」。當時說「包粽方法就定了,但食粽方法可以有好多!」所以分享了幾個品糭食法。我我專業形象talk講得多,一年後今天,卻有機會去「講素」!第一次開講「生活素學加美學」!難得參與的雖非素食者,卻都有興趣來體驗!
登入 瀏覽本網站,可獲取積分換領專屬優惠
點擊查看專屬優惠

這一次的分享對象是「婦女服務聯會」的一群婦女(為主)。今次「講素」,主要是藉端午糭做引除,分享一個「糭」好比是一個「問題」的意喻!「糭」(即問題)只得一個,但處理方法可以有好多!視乎大家怎麼樣的思維及處理!就好比家庭中,可能每天都有不同的問題,但是大家可以思索、創造解決方案,於是就藉此激勵參與者的「小宇宙」。

今次的活動對大家來說,絕對是一個新「嚐」試!我除了引用以上比喻,也示範了把糭分成小圓球的做法,當然,這只是其中一個方法,意喻分甘同味,意識要在搓成小圓球,或是一口糭,都是一個訓練「耐心」、「淨心」、「用心」、「愛心」的過程。我把參與者分成四人小組,把糭分切成四小份,講他們分工合作,分別負責把糭放在手心中「搓糭」,負責協助,負責運用美學,盡己所能把賣相以最有視覺力量的方法呈現,也負責拍照。

我示範的時候,將切開的小素糭塊放在手心,以兩手心的熱力來「mode」成圓狀,意念用愛心的傳遞,把感恩正能量傳到食物中;見到大家都很期待,急不及待由他們自己做!我鼓勵大家在做的過程中,心懷感恩、想像一心一意為人付出力量,快樂其實是自己可以「自發功」的;同時,珍惜食物的每一小粒都不要浪費,整個過程可以是一份身心能耐及關愛的體會。

當有人問我如何訓練自己可以慢下來,不要事事都心急、事事要快的生活習慣,我說這就是最好的「訓練」之一;過程中,讓自己感受到「搓糭」就是一個「手法」,細心處理小節,掌握動作拿捏、擺放心思等等; 那怕只是片刻,已是「慢活」的體驗感受 。每一次的片刻,訓練累積,就是培養一份「淡然」的氣度,減少心浮氣燥,多一分專注力,感受當下共同努力的悅樂。

課堂內有一位媽媽帶著自己的小女兒參加。於是,鼓勵媽媽及其他成人參與者,一起給予這小女孩的鼓勵,放手讓她多嘗試。畢竟大家都是第一次體驗,過程中更鼓勵大家要發揮讚美,學懂欣賞;更加要「說出口」!大部份人其實心中有讚但總說不出口。其實,說出來,美言美語,大家聽得舒服又開心,何樂而不為?

我帶來的素糭當中,有不同的種類,分別有健康五榖糭、十榖糭、花生蛋黃糭,胚芽米糭;有些是沒有糯米,所以黏性不強,要搓成圓狀,也當真有點難度。我要求每組與組員協同,因為大家對美學對食物賣相各有意見,但就是希望大家互相尊重、包容、學習欣賞; 相信這一次的體驗,大家也得到一些新體會,新啟發。

有參與者事後說:
「從來沒想過把糭變身為小圓球,食得比較精緻!」
「搓糭有難度!但我做到了!也不太難看!」
「將糭搓一下,原來還可以變一口糭!幾得意」
「加了香菇醬的糭,味道更多了!做法簡單又有新鮮感!」
「沒想過在糭上加牛蒡鬆,味道好特別!」
「XO醬、香菇醬、香椿醬,都是食糭好配搭!醬料變化多,渾(入)醬的確是好主意!」
「想都沒想過一隻糭可以變化那麼多!要學了!」
「一向覺得食物好食就得喇!從來不想過自己的能量帶到入食物原來有影響!」
「食物有賣相,真的感受到那份『心意』,不一樣的感受!」
「今次做的過程的確讓自己慢下來了……」
「初時我覺得小朋友不懂做的,也不要參與吧……但是我發覺她好用心!不應認定小孩不懂,應該給機會大家的!」
做一個兩小時的「講素」,得出以上大家的體驗!十分值得!
立即訂閱接收Cosmo最新潮流資訊
訂閱電子報,緊貼流行健康飲食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