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生命出生,所有人的焦點都落在可愛的BB身上,但僅記不能忽略媽媽的身體狀況,坐月是母親回復元氣的黃金時間,小編找到註冊中醫師陳靜雯講解孕婦常見的產後不適症狀,並為坐月中的媽媽們推介三款坐月湯水,助你輕鬆應對產後各種不適狀況。文末更有滴雞精的推介,在抗疫的日子也能安心在家中調理身體!

Contributor
登入 瀏覽本網站,可獲取積分換領專屬優惠
點擊查看專屬優惠
坐月不適:腰酸背痛

經歷十月懷胎,腰腹及背部承受莫大重量壓力,加上生產時繃緊用力,造成腰酸背痛。在中醫的角度,腎氣不足會導致腰酸背痛,可服用含杜仲及巴戟的坐月湯水,益精補肝腎,紓緩酸痛症狀。
坐月湯水對策:巴戟杜仲海馬湯
巴戟能補腎陽,強筋骨;杜仲對肝腎有莫大裨益;海馬補血滋陰,益精填髓。
材料:
巴戟 30g
杜仲 30g
海馬 3-4隻
肉蓯蓉 30g
黑豆 50g
煲90至120分鐘
坐月不適:貧血頭暈

坐低起身見頭暈是不少坐月媽媽的通病,甚至會出現貧血症狀,皆由氣血不足,營養不良所引致,中醫建議固本培元,補中益氣,才能貧血頭暈不適。
坐月湯水對策:靈芝淮山杞子雞湯
靈芝是調節免疫的上等藥材,溫和無毒的特性有補益五臟,培本固元的功效;雞使用走地雞,營養和膠質更好,能補中益氣,退虛熱,補而不燥。除了一般方式煲雞湯,也可以考慮不加水來燜滴雞精,營養精華不走失,而且更易吸收。
材料:
靈芝 30克
淮山 30克
杞子 9克
走地雞 1隻
煲90分鐘
坐月不適:乳汁不足

眾所周知,餵哺母乳對BB好處甚多,有些媽媽會遇上乳汁不足的問題,要忍受乳腺不暢通的疼痛不適,又怕BB營養不足,為人母親的確焦急萬分。中醫認為,當母親氣血不足,消化能力弱,要健脾開胃,母親能夠吸收營養,才會有足夠的乳汁分泌。
坐月湯水對策:王不留行魚尾湯
王不留行專治通經下乳,針對乳汁少或不通的症狀;木瓜健脾開胃,亦有通乳功效;黑木耳行氣活血。
材料:
王不留行 15g
魚尾 1條
木瓜 1個
黑木耳 10g
煲45至60分鐘
方便貼心方案:含專業中藥成分調配的補身滴雞精

要外出搜羅優質中藥材不容易,加上煲藥睇火的確費神,在疫情嚴峻的非常時期,坐月媽媽應盡量避免外出,減低自身感染病毒同傳染給BB的風險。選用滴雞精可說是方便貼心方案,滴雞精本身功效多多,可以為一般人補充胺基酸,並有增強體力、對抗疲勞的提神作用。坊間亦有推出一些調理坐月不適的中藥滴雞精,來自台灣的田原香滴雞精與專業註冊中醫師團隊研發,杜仲滴雞精、王不留行滴雞精和靈芝滴雞精以優質中藥材及原材料精製而成,能有效針對以上的產後不適症狀,其中靈芝滴雞精獲台灣政府衛生福利部健字號認證,科學實證能「調節免疫」和「抗疲勞」,而且一開加熱即飲方便快捷,同時能夠網上訂購,坐月媽媽即使足不出戶也能安心調理身體!


田原香
靈芝滴雞精(20包盒裝)
靈芝滴雞精添加珍貴的日本「直井靈芝」 ,具免疫調節及抗疲勞功能,有效固本培元、緩解敏感、補益五臟、止咳平喘等,幫坐月中的媽媽調養身體。
HKD $990.00
立即訂閱接收Cosmo最新潮流資訊
訂閱電子報,緊貼流行健康飲食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