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於2011年上映的韓國電影,為何至今仍有人會提起,甚至引用於社會事件?因為這部電影的威力實在太強大。
《無聲吶喊》,由黃赫東執導,《屍殺列車》的孔劉、鄭裕美主演,改編自韓國著名小說家孔枝泳以真人真事改編的小說《熔爐》。電影的促成,是孔劉在當兵時,獲上級送上小說《熔爐》作禮物,孔劉讀後感到非常震撼,退伍後他親自撰寫了27頁的計劃書,向電影公司推薦將之拍成電影,讓人得知這個被遺忘的社會事件。
故事講述男主角孔劉因妻子過世,為賺錢照顧母親和生病的女兒而遠赴小鎮聾啞學校教書,學生上課的氣氛異常,同學毫無生氣,老師當眾對學生拳打腳踢,教職員全都坐視不理,直到一名小女孩帶孔劉到手間,發現有女舍監把學生的頭放在已開動的洗衣機內施虐,後來一名女孩亦將自己遭性侵的事告訴孔劉。於是孔劉聯同人權組織負責人鄭裕美展開調查。
看似善良的校長和其雙胞胎弟弟都是施暴者之一,學校的職員多半跟們都有親戚關係,而學校與警察亦有非法交易,即使孔劉和鄭裕美將事件告上法庭,政府及相關部門都不斷包庇,而且教徒身份的校長亦獲宗教人士擁護,指責學生講大話。最後,數名涉嫌性侵的教師,因在教會地位崇高得以減輕刑責,只需短暫入獄,令公義不得彰顯。
戲中學生遭施虐的畫面絕不恐怖,鏡頭未至於會令人感到不安,但導演用上大量冷色來拍攝,過程夾雜白灰等色調,有種死亡的感覺,渲染出學生的無力感和遭受的冷酷對待;導演亦誇張地處理教育界、宗教界、施暴者家屬等醜惡的嘴臉,觀看時完全感受到他們的厭惡,電影亦詳細地呈現小孩在法庭作供的場面,赤裸的將醜陋的人們和事實說出來,不作任何掩飾,大概是導演要觀眾一同感受憤怒。電影不是驚慄片,但導演在運用節奏方面非常出色,營造出沉重的氣氛,令人有心臟停頓的感覺。
看過《屍殺列車》的都知道孔劉和鄭裕美的出色演技,但在《無聲吶喊》中,飾演聾啞小孩的小演員亦應記一功,他們演活了聾啞人士的無助,令電影更具說服力,同時激發起觀眾的同理心。
▲右邊是《來自星星的你》飾演全智賢少女版的金賢秀。
▲孩子的眼淚令人痛心。
引起社會關注
電影中,涉案人士運用權力及疏通官員等方法,令自己只獲輕判,而現實中,光州光和聾啞學校性侵學生及施暴案則發生在2000年,在經歷長達6年的審判,涉案人士在一審中判處監禁,在二審卻變為緩刑,有些人更得夠返回學校任教。
電影上映後,在韓國引起極大迴響,喚起社會真實的涉事學校「光州光和聾啞學校」性侵學生及施暴案的關注,一些反對性暴力組織在網路上發起簽名活動,要求重新調查,警方在輿論壓力下成立專責小組,重新調查案件;涉案的其中一名63歲金姓教職員曾在2006年二審中被判緩刑獲釋,但於2012年被改判為入獄12年。
「熔爐法」通過
「熔爐效應」更促使韓國政府修改法律。2011年,韓國國會208名出席會議的議員以207票贊成,1票棄權通過了《性暴力犯罪處罰特別法部份修訂法律案》(又稱「熔爐法」),其後韓國大法院量刑委員會召開全體會議,在性犯罪類型中新設「對殘障人實施性暴力犯罪」,提高了新的量刑標準,韓國國會通過了《社會福祉法事業法修訂案》,觸犯《性暴力特別法》和《兒童青少年性保護法》人士,將十年內不得籨事關事務,嚴重的將會永久禁止從事社會福祉事業,同時提升了社福機構的透明度。▲戲中孔劉在面對生活壓力,亦被家人責備為何要控告學校,但他在最後說了一句話:「即使我們無法令世界作出改變,也不能讓世界改變我們。」
<延伸閱讀>跟新海誠《你的名字。》遊日本!
<延伸閱讀>專注事業未考慮結婚!孔劉新戲又奪韓票房冠軍
登入 瀏覽本網站,可獲取積分換領專屬優惠
立即訂閱接收Cosmo最新潮流資訊
訂閱電子報,獲得更多資訊、體驗及禮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