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時尚不是新事,近年卻有較大轉型。創業之初便以人道理由拒用真皮及毛皮的Stella McCartney,算是另類環保,亦是業內罕見堅持至今而業績不受影響的特例。但近年,由高級品牌到大眾化名牌、國際大師到香港設計師,都以環保為時尚,讓全球走出以報紙膠樽造衫的小學雞式廢物利用,拉闊環保時裝視野。

環保時尚NGO
時裝工業除在設計及生產上可投入資源來開發環保市場,但最終都需要教育及宣傳。本業為牙醫的Christina Dean於二零零七成立非牟利機構Redress,就以香港為基地推動環保時尚。曾任記者的她看過不少關於中國的環保報道,了解這個當代世界工廠之一,因為時裝及紡織業而成為了污染重災區。「當時不論中港,其實沒有很多關注時裝對生態影響的機構,於是有了成立Redress的念頭,以香港作為打入內地的大門。」按環保署的數字顯示,香港每日會有二百一十七噸布料及服裝運往堆填區,保守估計相等於一萬件衫。「相對於英國等國家,香港人基於傳統概念,二手衫文化並不活躍。再者,港人購物時會以款式行先,而不太考量服裝的環保元素。所以品牌不時要以好的設計來吸引環保客。在香港推行環保時裝的最大好處,是本土有不少優良的設計師,透過創意及設計,以減少用料及以廢棄布料作為設計原則。」Redress於二零一一年開始舉辦EcoChic Design Award,先於香港後於世界各地發掘年輕的環保時裝設計師,為環保時尚注入新血。


本身為牙醫的Christina Dean於2007成立的非牟利機構Redress。
外國環保設計師

外國大型品牌可以其生產方式來影響消費者,亦需要好的時裝設計師來加以配合。來自德國的EcoChic Design Award 2013得主Karen Jessen,於二零一二年創立個人品牌Benu Berlin,Karen一開始就以二手物料作為設計及製作素材,中外罕有。Benu的意思是埃及文化中的鳳凰,她以其重生特質來代表品牌二手再造的理念。作為新品牌,用上二手衫作為主打素材自有其限制,一來是服裝的狀態不及新布完整,二來是服裝有限的版形成為了再造的框框。「但我愛實驗性地用上不同技巧如編織、鈎針編織或流蘇花邊,所有服裝都會先變成布條然後再作編織,所以創作的自由度很大。另外二手衫的縫合方法、洗水及細節,亦不時成為我的創作靈感。我自小便愛為二手衫帶來第二生命。當中最大的喜悅,是以二手衫作素材會涉及不少手作技術,展現了工藝的重要性,並為廢棄品創出美感。至於最大難題在於需要花大量時間尋找特別的二手素材。但在尋找過程中,亦不時會成為靈感來源。」Karen Jessen亦有以皮製二手家具作素材。家品用上的皮革,大都是實淨而具持久性,加上皮料很講求統一性,是很好的二手皮革來源。我不時會用來作catsuits及貼身裙。」這種以非時裝素材為本的想法,可算為環保時裝打開另一個窗口。




EcoChic Design Award 2013得主Karen Jessen於2012年創立個人品牌Benu Berlin。她的設計用上不同技考如編織、鉤針編織或流蘇花邊。

參賽者在二手衫堆中找合適物料。
高端級節流
在大眾心目中,奢華時尚與環保連成一線,可能是一個相悖的概念。按統計,每年大約有15%的素材都是落在紙樣室的地板之上。Hermès家族第六代成員、本是主理品牌的皮具及配飾部的Pascale Mussard,曾遇上一位環保工程師,才發現品牌有需要更環保地運作,不然品牌不單不能發掘新的素材,就連可以扔掉的剩餘物資都沒有。Pascale Mussard遂在不被其他家族成員看好的情況下於二零零九年開設了環保創意項目petit h by HERMÈS,可算是高端環保的反嚮。由於petit h所用的素材大都為棄材,在設計上具有很大自由度及實驗性,為品牌帶來多一個環保創意源頭。petit h於二零一三年年中在巴黎Rue de Sevres開設了首間專門店,再加上不少設計亦陸續成為愛馬仕系列之一,證明了環保在高端市場有尚未開拓的市場潛力。愛馬仕另外亦開拓一些零消廢的產品。以二零一四春夏為例,品牌推出了以一幅H帆布製成的Alleretour Fourre-Tout 47浸染H帆布及Sombrero小牛皮手提袋,在製作過程上以摺疊的技巧來減少紙樣室的落地布,以一體成型來作節流式環保。


左:以剩餘皮革所製成的Companion Animal,是其中一個由petit h晉身成為愛馬仕系列的產品。
右:petit h的素材除了皮革,亦有其他物料。

petit h主理人Pascale Mussard,為高級品牌帶來一個不錯環保示範。


以一幅H帆布製成的Alleretour Fourre-Tout 47浸染H帆布及Sombrero小牛皮手提袋,以一體成型來作節流式環保。
由Phillip Garcia所設計的手袋,用上製作Birkin的剩餘皮革作裝飾,一顯皮匠工藝。

由Phillip Garcia所設計的手袋,用上製作Birkin的剩餘皮革作裝飾,一顯皮匠工藝。
速食時裝的環保策略
假如Hermès以節流作為時尚環保手法,H&M則是以開源的方式去進行品牌環保化。以速食時裝為本的H&M宣揚環保,是另一種時裝悖論,但好處是能以其大牌影響力來推動環保。其實H&M早於二零零七年推出首個全面用上有機棉的時裝系列,時至今日亦成為用上最多認可有機棉的時裝品牌之一。同時,品牌以二零二零年為目標,全面用上有機棉、再造棉及低耗棉花等以可持續方式生產的棉花;亦用上較為環保的循環再造羊毛、再造尼龍及經climate smart認證的環保植物纖維,並以具透明度的方式在網上展示一系列物料供應商,證明素材都是有跡可尋的環保物料,比空打着環保稱號的品牌有誠意。


H & M 於世界各地的生產辦事處採購更可持續物料。

H&M環保系列總監Catarina Midby
華麗再現
畢竟是時裝,大家最着重的還是款式。由環保系列總監Catarina Midby主理Conscious collection,亦於二零一一年首次登場。來到今年,品牌則推出環保而不失華麗的Conscious Exclusive Collection,並於四月十日同步面市。Catarina Midby指出︰「今次我們推出兩個不同取向的環保時裝,讓大眾明白到環保素材亦有不同的可能性。如Conscious Exclusive Collection找來英國環保時尚環保雜誌《Ever Manifesto》合作,是以華貴的波西米亞與佛蘭明高元素結合,配合大量裝飾細節,為造型帶來紅地氈式的華麗感覺。」品牌現時亦設有close the loop舊衣回收計劃,並將自家的月下貨提取出可再造的棉料作牛仔布系列,由源頭到舊衣雙管齊下地製作環保時尚。





Conscious Exclusive系列中展現華麗環保。


左:網上發於的Ever Manifesto的創刊號,以Evolution為主題。
右:H&M於店內設置舊衣回收箱,為Close The Loop系列收集素材。
另一時裝品牌Esprit早於九零年便推出有機棉系列。Esprit全球質量管理與可持續發展部主管Charles Dickinson表示,品牌早於九十年代,已設立環保審計小組,為日常運作及商業決定加入生態方面的考慮。品牌亦第二年推出再造系列,以裁樣後所用剩的布碎作為素材。而Charles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宣傳:「環保時尚是個尚有很多學習空間的工業,需要開拓更大的市場,才可以令不同品牌投放更多資源來開發環保產品。透過宣傳、教育及科技,會使環保時裝有更大進展。」

Esprit全球質量管理與可持續發展部主管Charles Dickinson。
本土設計師的環保時尚之旅

Johanna Ho認為全世界都以款式行先而環保元素為後的購物方式,對環保時尚有一定影響。
相對於新一代的設計師,Johanna Ho較具環保時尚經驗,由推動環保意識到設計時裝系列,都有一個較為完整的系統。
三年前日本大地震,觸動身為人母的Johanna,想及下一代,希望以時裝做點事。當時正為陳奕迅Duo演唱會設計服裝的她,提議利用明星效應推廣環保意識。「明星不是有很多放在家中不常着用的服裝嗎?於是便順着演唱會主題來展示Eason的另外一面。」Johanna用上了Eason家中各款不同舊西裝,以upcycling的手去來製作,並以不同布料的圖案及質感作對照。「其後的Eason's Life演唱會,則以用上各式舊衫,包括冷衫、T恤等來製作。」

Johanna Ho為陳奕迅DUO演唱會所設計的Upcycling環保西裝登台衫。
除了Eason的舊衫,Johanna自己亦有不少舊衫需要處理。「款式以外,很多布料都是棄之可惜。但香港人對舊衫都不太受落。」故此Johanna以舊衫作為裝飾細節,將之釘縫在新製的服裝上。「這樣既在心理上打破舊衫上身的不安,亦可以為每一件作品製造出件件不同的特質。」
固然作為大量生產的時裝,最終要環保的話,還是使用綠色物料供應商。「例如今季用上一種少數民族用的牛毛作冷衫。這種牛毛是從牛身上自然掉落並由人手拾來作原料,環保得來亦有助當地經濟。我亦會拆剪自己的舊衫所得到的喱士等物料來作裝飾。」Johanna在製作上亦希望達到「零消廢」。「我會將整幅網布布匹剪條再作編織,這樣亦大大減少落地布碎。」
時裝設計師可借助技巧來達至環保設計,也面對不少難題。「除了環保素材定價較貴外,最大的難題是如何發掘環保物料供應商。好像竹是大眾認同的環保物料,但以竹製作布料時是會產生大量殘留污染物。因此設計師要真正明白到供應商是否真正環保,又或是他們的素材是否可靠,設計師又有哪些渠道得知相關知識。」環保時尚革命尚未成功,業界仍需努力。


左:「零消廢」的無布碎作品。
右:用上環保牛毛所製作的針織作品。
BOOKS
坊間其實有不少關於環保時尚的書藉,由相關品牌到制作技也有,作為DIY或專業參考書藉均。
以技巧為本的書藉,教讀者如何將家中舊衣改作各類服飾。最有趣的地方是書中以主題及時裝款式來分類,教你如何以舊衣創作一個完整的再造時裝系列。
已故的英國設計師Alexander McQueen於2009年秋冬推出The Horn of Plenty為主題,以環保為材的時裝系列。書中紀錄了系列的整個設計過程,能成為不少環保時尚設計師的取材靈感。
一個結集了全世界環保時尚設計師的目錄,將設計師分為採用二手物料類及採用全新環保物類,展示了環保時尚設計師以不同手法作環保時裝的手法及概念。
ADVERTISEMENTCONTINUE READING BELOW
登入 瀏覽本網站,可獲取積分換領專屬優惠
立即登入/登記
點擊查看專屬優惠
立即訂閱接收Cosmo最新潮流資訊
訂閱電子報,定期送上最新時尚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