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一九八四年的Cosmo,在不同era歡度過不一樣潮爆生日。
既然集體回憶仍是當今茶餘飯後關鍵字,且讓我們一起recap那些年那些生日重頭keywords。展望未來的三十一年後,birthday party又將如何?
birthday celebrations in 1980s
八十年代中開始,香港仔女消費力大增,"Yuppie"成型,此社況也反映到慶生點子上。當其時,過生日,叫「做牛一」,牛一當日的開心型爆關鍵字有⋯⋯
Discman。這個小盒子之出現,令生日禮物清單多了一項選擇,CD亦成為送禮佳品。
切生日餅。八十年代的主流是:鮮忌廉蛋糕、黑森林蛋糕、鮮雜果蛋糕、歐派Tiramisu。
Forever Friends。當年女生收到都報以"like"的禮物是Hallmark card + Forever Friends毛公仔。
落D。多得一位Gordon Huthert,他比「蘭桂坊之父」盛智文更早在蘭桂坊大展拳腳,由他主理的Disco Disco於一九七八年在德己笠街開業後,紅遍八十年代。如果生日在"DD"慶祝,就代表你「至yeah」,因那時,陳百強、「哥哥」張國榮、君如、何超瓊等明星名人,也是常客。
食街。另一慶生熱點,是銅鑼灣「食街」,即現時的「名店坊」。在此歡度生日的,以小資產階級情侶為主,因那些新口味日式休閒餐廳,有氣氛,有情調。
birthday celebrations in 1990s
當時,我們有Generation X,有「星爺」周星馳無厘頭文化,有四大天王⋯⋯還有以下生日回憶。
Happy hour。在九十年代興起後,不少人都聚在中環蘭桂坊的酒吧吹水慶生。
Surprise party。抄考西式玩法,瞞住生日主角,call齊朋友在某地方等,當主角一出現,大家就齊齊叫surprise!
他媽哥池。日文"Tamagochi"的譯音,這部mini電子寵物遊戲機,女生收到後,為了養活cutie小雞,不眠不休也願意。
唱K。碟聖、飛圖製造了不少happy moment。男女對唱至hit K歌有不久之前仍唱爆K房的〈相逢何必曾相識〉、〈誰令你心痴〉、〈現代愛情故事〉、〈相思風雨中〉⋯
名牌。尤其男友為女友預備的生日禮物,絕不能缺!潮爆美劇《Sex & The City》效應下,女人如收到Jimmy Choo、Mannolo Blahnik、Christian Louboutin那雙鞋、Prada和Fendi包包,馬上心花怒放!
birthday celebrations in 21st century
廿一世紀,netizens將社交逐漸移至網絡世界,慶祝生日,已不再是五支旗桿、Sogo門口見,而是⋯⋯
「手」語。由千禧年出現的ICQ,到MSN、SMS,再進化到二零零八年在香港紅透的Facebook,及近年的WhatsApp,祝人生辰快樂,是動一動手指,上線搞定的事。
Emoji。在group chat內,一連串情感和得意符號,代替了千言萬語和對主角的祝福。
Michelin star米芝蓮。車胎人美食指南在二零零八年底殺入港澳後,賀壽地點有了另一依歸。
Custom-made。慶生蛋糕已不能隨隨便便在餅店pick一個,起碼要在須預訂或大排長龍的著名cake shop去揀,甚至找pastry designer特別去造。
Gift card。送禮已digital化,實體禮品甚少上場。
私房菜。這個term在男人需要紮辮的時代已有,原是達官貴人很個人口味的home made家宴,近年被本地上樓餐館套用後,與「識食」連上。生日飯,在此嚐就最合意,否則,如何在fb交代?
主題生日派對。在餐廳private room玩dress codes外,swimming pool party、遊艇派對、主題café派對、包場玩cooking party等,才夠接地氣!
Selfie。群相拍完後,九秒九掟上柔膚、小臉、大眼等美容apps,馬上share。
birthday celebrations in the future
再過三十一個寒暑,即二零四六年,人類的生日將怎麼過?根據美國航太總署及荷蘭非牟利組織《Mars One》「進行ing」的移民火星計劃推算,到二零三三年,人類會開始在這片赤紅土地建新家園,到時慶生關鍵字應是⋯⋯
地星Retro Getaway。在火星土生土長新一代,開始潮玩集體回憶之旅,在生日為主角送上「潮嘆地球古早味」package,搭乘Virgin Galactic光速直航地星連豪華住宿,最夠氣派和chic。
Bling。隔着相連吸氧機的頭盔,bling眼即可送上祝福,因估計到時,每人的體內已植入晶片,毋須再靠任何「身外物」智能用品,就能read your mind。
2046 Collections。禮物清單上不會缺的,是各款designer大手套和保暖boots,因活在平均氣溫為攝氏零下五十三度的火星,這些禮物既得體又實用。
養生料理。生日潮食大餐menu會以「香料粟米粉配葡萄乾」作前菜,接着是「馬齒莧或蒲公英湯」、「蟋蟀combo伴雜草」、鮮菌dessert。上述菜單是來自紐約兩位廚師Douglas Paulson和Heidi Neilson的"The Menu for Mars Kitchen",二人推斷,在極為乾燥的火星,只有以上植物和昆蟲能通過嚴峻的生存考驗,成為地道材料;食後,人類既可極速補充營養,又抵抗火星恆常性的強輻射問題。
彗星閃飾。以打碎了彗星串成炫目accessories,將有機會登上二零四六年FW流行榜。有鑑火星的空氣極為稀薄,於是科學家提議,將某顆彗星打碎送進火星,凝聚在彗星冰塊的氣體釋放出來時,可幫助製氧。而留下的碎石,在首飾設計師靈光一閃下,創意飾品,即成潮流時尚搭配!
登入 瀏覽本網站,可獲取積分換領專屬優惠
點擊查看專屬優惠
立即訂閱接收Cosmo最新潮流資訊
訂閱電子報,時刻掌握生活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