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懼啤酒肚!香港首位啤酒國家級女評審自白:如果沒有遇上啤酒,我仍是一個普通上班族
手工啤近年雖然冒起為chill out小主角,但有人仍替啤酒扣上「又苦又澀冇特色」帽子,認為難登大雅之堂;「啤酒肚」更令女生們,聞啤酒,即卻步。可是,數年前從英國回流香港的Belle,不獨愛這種金黃液,更跨進一步,考取了世界性認可的啤酒評審資格,並和一群志同道合「酒友」開班與大眾切磋品啤酒之道,以及學習自家釀製啤酒,將手工啤化作生活藝術一部分。
▲你以為Belle只係鍾意#飲酒?原來佢對發揚手工啤有好大抱負!

啤酒,你是我的男閨密
「紅酒白酒原是我的最愛,有一次參加婚禮,認識了一班新朋友,他們對生活很有熱誠,跟大部分經常只諗住結婚、生仔、努力搵錢買樓的香港人,不一樣;我覺得他們很有趣,mindset也和自己接近,自自然然一起hang out的時間多了。

『共進啤酒』期間,我開始對了解啤酒世界,愈來愈感興趣;亦發現,在飲啤酒過程,很開心,開心過那些賺了幾百萬花紅、仍在呻唔夠錢使的人!
啤酒對我來說,就似一個很要好的男閨密;因為它味道變化多端,無論是睇波、傾計、食飯⋯⋯任何場合任何心情,我都可以搵到適合的啤酒陪伴自己。佢亦唔會扭扭擰擰,亦不像葡萄酒,需要decant,而是率直的,有着男人個性。」

啤酒,你是我的人生教練
「這三兩年,啤酒對我人生,帶來了未預期過的轉變;由一班好友一起去嚐去了解,到成為香港以至亞洲首位美國啤酒評審協會國家級(National)女評審,我學到很多打工學唔到的東西,亦識了很多不同的人,眼光放得更遠。

自從和partners開了間小店,教大家如何品啤酒和釀啤酒後,人也變得更加成熟,因每一日,都會聽到有人對我說:『啤酒有乜咁好飲?』、『有乜嘢好學呀?』或會覺得,啤酒只值十元八塊,開支幾千蚊紅酒才是王道,何解要飲支上百元的手工啤?!
上品酒課時,有些學員會以po相上IG為樂,她們最常問的是:『點解你飲咁多酒都唔肥?』『有冇邊種啤酒飲咗唔會肥?』我通常打趣地回應:『唔飲咪唔肥囉。』

另外有一種人,上課只為求醉,這與我想大家尋求品酒學問,似乎背道而馳。他們會不斷追問:何時飲下一杯?可唔可以斟多啲?甚至有人試過飲到有點醉醺醺,語無論次;也有學生醉到在教室內嘔吐,其他學生只能用眼神向我求救⋯⋯

不過,每次經歷,也令我有進一步成長;尤其學釀啤酒,初學時,每個微小步驟也有機會出錯,你必須不怕失敗,拿出耐性,對問題抽絲剝繭,從錯誤學習,才會有成果。
我有時想,如果不是遇上了啤酒,我現時可能仍是一個在銀行打拚,日日如是的上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