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畫筆,是哈利波特手中魔杖,能將人類與動物之間,變出很不一樣的chemistry;她的動物水彩畫,令遠在非洲、傷在「麻瓜」不仁狩獵子彈下的獅子、獵豹,有一個安全棲身之所;也令近在眼前:我們香港一群遭遺棄的毛孩,早日有好歸宿。這位將自己定位為「藝術教育工作者」的畫師兼繪畫老師利慧玲(Emily),兩年前開始,將畫作義賣,讓不同動物收容所有多一點營運經費,救救地球上大小毛孩。

(水瓶翠)
登入 瀏覽本網站,可獲取積分換領專屬優惠
點擊查看專屬優惠
非一般動物義工靠畫幫動物

但當事人表示,由始至終,未曾掠過甚麼要拯救地球動物的超級英雄主義念頭;好人好事真人秀的opening shot,只不過是:二零一七年,她第一次隻身踏足非洲,去做義工。
之不過,人做義工佢做義工,Emily所選的項目,並不是一般常見的:到發展中國家,教導一下當地兒童英語,為孩子送愛送暖;而是飛到老遠的南非Kimberley,在一個非牟利動物收容農莊,照顧獅子和豹等「大貓」。

「自細和屋企人睇電視時,最常收看的是動物紀錄片,所以『非洲』不時會在我腦中浮現。那時,剛完成公司一個project,令我有時間可plan一plan,放一個長假,當時心中只有一念:我要去一個很遠、自己從未去過的地方!最後,就選了,我最愛的多動物國度:非洲。」
這就是Emily之後與動物公益扯上關係的「動」「畫」序幕。

從城市走進大自然 一直在獅子山下生活,之後到澳洲墨爾本讀書學繪畫,Emily多年來所過的,都是多見human少見animal的都市生活程式;那一年的非洲之行,她說,是她一世人第一次那麼近距離接觸big cat,感覺得一個字:「驚」。
「雖然牠們都很friendly,因有些動物自小已被送到收容農莊,如家貓那樣,但牠們的身軀,真是大得很!萬一玩得興起,一把掌打過來,我應該死得。」
最看不過人類將獅子、老虎混合配種

為期一個月的義工工作,除了照顧大貓之日常,如餵食、清潔獸籠,還要在酷熱環境下,親手掘坑鋪水管和燒焊造鐵籠,過程當然是說不出的辛苦,但更苦的,Emily表示,是她見到當地動物如何受到不人道對待。
「中心大概有40%的貓科動物,都是因為當地camp hunting生意而受到傷害;亦有人因為想尋求新品種,竟然將獅子和老虎混合配種。」關心動物權益的她,覺得實在匪夷所思。
動物世界如此簡單

和獅子、獵豹相處了一段時間後,益發令Emily感到,動物的思想其實很簡單,只求瞓求食,那些較動物聰明百倍的人類,所追求的,實在過多了,因而衍生出一大堆騎呢事情。「從牠們身上,我學會了:知足,不要得一想二,不要貪。」
她說,另一反思是:「當你望見貓科動物那悠閒步履時,會提醒自己:城市人,別太急太快,慢慢來,去享受生命的每一刻罷。」

於是,當時她一有空,就會將這些在她眼中不論皮囊還是內心,也極之美麗的動物,用水彩記錄在畫紙上;沒想到,原本一個因為興趣、用來自娛的小動作,後來竟成為替農莊義賣籌款的點子。她說,一切都來得很自然。
回港繼續堅守使命

回港後,「係咪可以替牠們做啲嘢?」的思緒,她一直揮之不去,但礙於要繼續上班,所以沒有甚麼實際行動。直至兩個月後,父親重病入院,為了專心照顧親人,她決定要跟主題公園藝術油漆項目總監一職,說bye。

父親留院期間,她每日也在旁,打點一切。Emily一位知情的很要好朋友,因很了解她喜歡動物,於是不時send動物相來為她打氣。
「某日,我收到朋友一張相,相中那隻貓是『射哩眼』的,很特別;朋友說,剛在收容中心碰上。那時我有筆有紙又有顏色,便二話不說,替牠畫了一幅肖像。」

畫作之後被收容中心人員見到,大為欣賞,po上Facebook後,引來很多人like和讚賞,最後用作義賣,那隻等待收養的小貓,也有了新屋企。「對我來說,這是個鼓勵,亦激發我要有系統地去為動物繪畫。」
Emily當時在想,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在FB開個名為「畫『物』Em's Pet Project」的專頁,義賣寵物畫,然後將所得金錢,幫助有需要的毛孩shelter。 Emily:「當我們以為正在幫助那些流浪毛孩,其實,是牠們讓人類反省,甚麼是責任。當你帶了牠回家,就要好好照顧牠,無論生老病死。」
非洲義遊難忘獵豹「一吻」

在非洲義遊期間,令Emily沒齒難忘的小插曲是:得到獵豹向她,情深一舔。「『他』叫Zena,當時我如常自娛地為牠繪圖;突然,牠用牠那巨如揮春的舌頭,在我臉上,由頭舔到落尾!我即時反應是:好感動呀!我們終於是朋友了!」相隔兩年,這種人與動物之間的純真愛,她仍常在心。
photos by MW - courtesy of Emily
makeup - hair by Kubi
立即訂閱接收Cosmo最新潮流資訊
訂閱電子報,時刻掌握生活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