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崑女神之育成!從童星、主播到Jingkungirl張靜文:唔知會唔會乞食㗎!

京崑女神之育成!從童星、主播到Jingkungirl張靜文:唔知會唔會乞食㗎!

家慧
30 Sep 2018

Jingkungirls係乜東東?新進K-pop女團,還是本地跳舞組合?Jingkun者,京崑是也,傳統國粹代表,崑曲更有百戲之母的美譽,對千禧世代來說,難免有「老餅」印象,但偏偏有個港女為它深深着迷,一頭栽進戲曲的不歸路。這位Jingkungirl,叫張靜文,八十後港女一枚,在社交網開了個page分享學戲日常,還乾脆命名「港女京崑學會Jingkungirls」。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80後美女主播張靜文演起京崑劇有板有眼!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京崑女神之育成!從童星、主播到Jingkungirl張靜文:唔知會唔會乞食㗎!

張靜文細細個已經表演欲爆發,由ETV小演員到電視台記者和主播,她全都得心應手,直至踏上京崑的台板,才發現這門藝術是如此深不見底,驚覺和它「相逢恨晚」。認真的女孩最美麗,且看一位京崑女神是如何育成。

從童星到京崑劇演員


Q︰小學三年級開始做教育電視小演員,大學畢業後在電視台做新聞主播,好哋哋,為何走去學京崑,之後並一度成為全職京崑演員?

A︰鍾意做幕前,表演欲固然是其中一個原因,但學京崑之初,純粹為興趣,想利用工餘充實自己;另一個主因,是覺得京崑很靚,衫靚!妝靚!頭飾bling bling!之後,愈來愈迷上京崑的內在美,它的曲詞配合得天衣無縫;每個動作、站立姿勢,也有很多學問。

結果,就是這樣「叉」咗隻腳入去,注定走唔到。

京崑女神之育成!從童星、主播到Jingkungirl張靜文:唔知會唔會乞食㗎!


Q︰既然對京崑那麼熱血,為何你的「生涯規劃」,再來個變數,吃回頭草,重返電視台?

A︰因為一段如電影橋段般的戲曲姻緣。 之前,和我一起全身投入劇場的拍檔,嫁了給一位內地崑曲演員,定居國內,剩下我一個人返全職,比較難搞;加上自己屋企問題,所以決定返電視台,做番文化節目記者和主持。

其實每個轉變,都令我會重新考慮,條路應該點行。但即使我回歸電視台,再返全職,卻不會放棄或對京崑停步。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京崑女神之育成!從童星、主播到Jingkungirl張靜文:唔知會唔會乞食㗎!

放下主播光環 選擇台板


Q︰放低主播光環,全職做一般人認為未必搵到食的京崑劇,有沒有內心交戰過?

A︰外人覺得主播有光環,自己反而覺得冇咩特別,都係一份工。當時諗,做了六年多電視台,是時候轉變一下,要放低一啲嘢,所以又不覺得難。 老實講,在香港做全職京崑戲曲工作者,的確好困難,要靠政府funding,今次有,不代表下次一定攞到。

所以,當時我作出轉變時,最大掙扎,是怕入錯行;又怕會辜負鄧宛霞和耿天元老師,不能將他們創立的「京崑劇場」好好運作下去⋯⋯想着想着,覺得前路茫茫,講得俗啲,是會不會乞食㗎?如果最終,沒法做好老師對京崑劇團的心血,又會不會在浪費青春?想的很多。

京崑女神之育成!從童星、主播到Jingkungirl張靜文:唔知會唔會乞食㗎!

全心投入京崑 夜夜流淚


Q︰當時連你自己都懷疑過自己,家人對你投入京崑藝術,又有何反應?

A︰他們其實都有微言;畢竟父母供書教學多年,我卻突然減了三分之一人工去唱戲,當時曾問過自己:是否太任性,沒顧及他們感受?有段時間,我曾經幾乎晚晚喊。

長輩對某些事的價值觀,是根深蒂固,他們會覺得:你唔鍾意做電視台,可以去做政府工或者大機構吖。唱戲唔穩陣,擺明冇前途。 有次媽媽說:「親戚問起你做乜嘢工作,唔知點答好。」我半開玩笑答:「照實答囉,我做劇團行政經理兼演員,又唔係唔見得光。」媽媽卻吐出一句:「都幾(唔見得光)㗎。」。

雖然我知道,媽媽不會禁止我做崑劇,但當下都覺得有啲hurt。唔支持唔緊要,唔好潑我冷水吖。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京崑女神之育成!從童星、主播到Jingkungirl張靜文:唔知會唔會乞食㗎!


▲張靜文這位年輕京崑劇場演員,雖則半途出家,但《牡丹亭》、《玉簪記》、《白蛇傳》等旦角,她都參與過,並有板有眼。

京崑女神之育成!從童星、主播到Jingkungirl張靜文:唔知會唔會乞食㗎!

立定心志 做京崑KOL?


Q︰我們見到你在Facebook開page出post又拍片,莫非想做京崑KOL?

A︰很多人對京崑有誤解,覺得好老套,鑼鼓好嘈,啲戲好悶。作為年輕人,我想用不同手法,試下出啲搞笑post,扮YouTuber教化妝,以輕鬆貼地形式,讓大家認識這種藝術。 曾有朋友入場睇我演出,話原來都幾好睇,冇想像中咁悶,呢個反應實在令我「老懷安慰」!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京崑女神之育成!從童星、主播到Jingkungirl張靜文:唔知會唔會乞食㗎!


Q︰你大學時才首次接觸崑曲,其後以「高齡」學生身份半途出家去學劇,成不成問題?

A︰京崑演員講天分,有人領悟力高,一睇就明,有人練千次才學識,至於我呢,介乎兩者之間。始終廿歲出頭才開始學,算遲,筋骨比較硬,踢腿都踢得唔夠高,次次壓腿也好痛;不過不要緊,旦角可以有不同強項,我咪唱少啲打戲囉。

其實,最感激老師對我和另一位拍檔傾囊相授,五年來,不但在課堂上,平時和老師的日常相處,也感受到佢對藝術的一絲不苟及堅持,大家建立起難得的師徒關係。呢種學習,唔係一張note可以俾到。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京崑女神之育成!從童星、主播到Jingkungirl張靜文:唔知會唔會乞食㗎!

人生如戲 戲如人生


Q︰眾多京崑曲目之中,誰是你最喜愛的女主角?

A︰《玉簪記》的陳妙常,她出家做了道姑,但依然有一顆少女心,愛上潘必正這位書生,她明明心裏喜歡,但又不肯去認;我們這個年代的女仔,有不少都係咁,所以演落好有共鳴。 我演得最多的是杜麗娘(《牡丹亭》的女主角),最初覺得,呢位女子太自戀,常抱怨冇人欣賞自己,夢到男主角(柳夢梅)後,念念不忘,甚至抑鬱而終。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唔知點解鍾意呢個人,卻一頭栽下去,杜麗娘呢方面同自己有啲相似。 後來,自己經歷多了,開始明白,原來見過夢想中的美好,回到現實是更痛苦的。就如,若然當初我冇踏入京崑這一行,就不會有之後的煩惱。「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呢句唱詞,真切實地反映自己的內心感受。

京崑女神之育成!從童星、主播到Jingkungirl張靜文:唔知會唔會乞食㗎!


▲張靜文愛上京崑劇的原因之一,是覺得京崑很美,衫美,妝美,頭飾很bling bling!

崑劇反映港女愛情觀

張靜文認為,京崑劇目可以傳承那麼悠長,一定有某些元素,令不同年代的人有共鳴,例如,愛情。

「《白蛇傳》講的是白素貞與許仙一見鍾情,《玉簪記》的女主角陳妙常則對自己明明心儀的人,扭扭擰擰,不敢承認⋯⋯呢啲表現,古代同現代女生,其實分別不大。」她說。

photos by Tung
coordination by Tsui yi

立即訂閱接收Cosmo最新潮流資訊

訂閱電子報,時刻掌握生活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