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你看見你身邊BFF在愛情作出有偏差的選擇,令她身處一個「沒有最苦,只有更苦」境界,你當然極之想救她於水深火熱!你認為,你唯一可以做的,是勸她醒覺,勸她抽身離場。你憑三吋不爛之舌,舉出了一百個一千個例子,每一個都有根有據,每一個聽來都是解決方法。可是,她總是回應你一句:「你不會明白的⋯⋯」你還可以點做?你會繼續不離不棄,向她「進諫」?還是由她罷,即使是BFF閨密,路,是她自己的,由她去行自己那條崎嶇又不見盡頭的愛情路好了。
登入 瀏覽本網站,可獲取積分換領專屬優惠

其實你真的很費解,早在她踏隻腳去這段感情時,她的內心已經進行了一場「苦與更苦的鬥爭」!
你很想很想很想⋯⋯打救這位朋友,因為你們是BFF。
最讓你光火的是,她冥頑不靈,她的男人已差到無可再差了,但她還是不肯離開;無論你如何替她分析實情,無論你怎樣血淋淋地揭穿男人的種種藉口:「為了多年感情」、「為了孩子」、「為了不想太hurt到她」⋯⋯總之,你的勸告她就是永遠表示:「你說的,我明;但我的苦衷,你不會明。」於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以她的一套理由,俾機會這個男的。

面對一個正泥足深陷、無可救藥的朋友,你究竟還可以做甚麼?
以下一個小道理,可能會令你當頭棒喝。
早前認識了一位社工,由她身上,學會了一個面對兩難時的抉擇方法,她的理論是:若你面前有兩個選擇,不知該怎樣下決定的話,你可以嘗試先推算兩種抉擇的最壞情況,看看哪個情況會讓你更承受不了。

更承受不了的一個,不要選。
例如,你遇上了一件只此一件的名牌衫,但價錢卻大大超出你的預算,你該買還是不買?
你可以想像一下,沒有錢清還卡數,與永遠失去這件衣服之間,哪一個處境會讓你更承受不了。更承受不了的一個,不要選。
很科學吧!

這個方法,其實我們一直都在用,尤其在愛情方面,只是我們不自覺而已。
面對愛情抉擇,人們的內心早就懂得進行這種運算。
留下?很苦;離開?也苦。
兩邊都苦,但運算過後,她發現離開會更苦,更讓她承受不了,於是,她選擇留下。
整個運算過程,可能只需一秒,但那一秒,很有可能是影響她一生的關鍵。那一秒的抉擇,很快就入了她的心肺,改也改不了。
所以,由她向你傾訴的一刻開始,她所面對的,其實已經不是一條選擇題。
選擇題的定義,是還有選擇的餘地,但她的內心早已在「苦」與「更苦」之間,替她選擇了一個她比較能承受的抉擇。

她內心很清楚,要她離開這個男人,較留下來繼續被折磨,更加迷惑與痛苦,也更難承受。
所以,她寧願留下。
你可能會想,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她留下來所受的苦,只會更漫長。身為朋友,你覺得有責任勸她改變決定。
須知,衡量痛苦時,涉及心理素質及性格;要她改變決定,等同先要她改變性格。
我們只是凡人,不是神,我們不可能改變一個人的性格。
那麼,我們該怎樣辦?

性格決定命運。既然性格改變不了,等同命運已經被決定,基本上我們甚麼都不用再做。
謹記,你打救不了世人,是應該的。因為你只是凡人,不是神。
立即訂閱接收Cosmo最新潮流資訊
訂閱電子報,獲得更多資訊、體驗及禮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