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erior Pelvic Tilt

盆骨前傾矯正要多久?解析成因+5大簡易居家運動改善假肚腩!附自我檢測方法

Sheila Hung
30 May 2025

你有試過明明減肥成功,但卻總是覺得肚腩突出、站姿不好看?其實,這有可能與盆骨前傾(Anterior Pelvic Tilt)有關!盆骨前傾不但影響外觀體態,更可能引致腰痛、骨盆歪斜等問題。下文從盆骨前傾成因、自我檢測到矯正方法,一次拆解盆骨前傾的所以疑難,助你重拾挺直身姿與自信美態!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什麼是盆骨前傾?

什麼是盆骨前傾?

盆骨前傾(Anterior Pelvic Tilt),是指骨盆向前傾斜、臀部往後翹、下背拱起的一種體態異常現象。這種姿勢問題常見於長時間久坐或姿勢不良的人士。當盆骨角度過度向前傾時,會令腰椎過度彎曲(腰椎前凸增加),整體站姿會呈現「鴨子屁股」或小腹突出的情況。雖然盆骨前傾不一定痛,但若不正視,長遠或會引致關節勞損、肌肉失衡等問題。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盆骨前傾有什麼影響?

盆骨前傾有什麼影響?

別小看這個小小的姿勢問題,盆骨前傾對健康與外觀都會造成長遠影響:

如受螢幕所限,請向右掃查看更多內容 →
盆骨前傾帶來的影響
特徵
外觀改變
小腹突出、臀部翹得不自然、身形比例不協調,視覺上會顯得不夠修長或有「假肥」現象。
腰背痛
腰椎過度壓迫,容易引起慢性腰背痛。
骨盆不正
會影響女性的骨盆健康,甚至導致經痛或不孕等婦科問題。
運動表現下降
肌肉協調失衡,影響日常活動與運動表現。
影響呼吸
橫膈膜位置改變,會令深呼吸困難、易疲倦。
如受螢幕所限,請向右掃查看更多內容 →

盆骨前傾自我檢測方法

盆骨前傾自我檢測方法

不確定自己是否有盆骨前傾?試試以下方法簡單檢查:

1. 站牆測試背對牆壁站立,腳跟、臀部、肩膀貼牆,手掌放進腰部與牆之間的空隙。若能輕鬆放入整個手掌甚至更多空間,很可能盆骨前傾。

2. 鏡子觀察法:側身站於鏡前,觀察是否小腹明顯向前突出,臀部後翹,腰背過度彎曲。

3. 體感檢查:經常腰酸背痛、站不久就想坐下,亦可能與盆骨前傾有關。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盆骨前傾常見原因:久坐不動

盆骨前傾常見原因:久坐不動

上班族每日對着電腦坐足8至10小時,久坐已成生活常態。這種長期缺乏活動的狀態,會令臀大肌與腹部核心肌群逐漸無力,同時髖屈肌(特別是髂腰肌)變得過緊。肌肉的力量失衡就會導致骨盆向前傾,慢慢形成不良體態。這不只關乎「坐太耐」,而是「一直坐錯姿勢」與「不動」雙重打擊所造成的問題。

盆骨前傾常見原因:長期穿高跟鞋

盆骨前傾常見原因:長期穿高跟鞋

女士們因工作需要每天穿高跟鞋,會令身體自然地將重心前傾,為保持平衡,下背會拱起,腹部則向前突,久而久之骨盆就會習慣這個「傾前」的位置。再加上高跟鞋會縮短小腿與髖屈肌的活動範圍,令整體下半身肌肉更繃緊,直接影響骨盆的穩定度。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盆骨前傾常見原因:懷孕或產後骨盆結構改變

盆骨前傾常見原因:懷孕或產後骨盆結構改變

孕婦因胎兒成長,身體會自動調整姿勢支撐肚子重量,骨盆自然會向前傾。加上荷爾蒙(如鬆弛素)令韌帶與關節鬆弛,生產後如未及時做骨盆復位運動,便容易「定型」成前傾體態。不少媽媽產後明明瘦回來,但肚腩仍然凸出,其實問題可能出自骨盆位置與深層肌群未恢復,而不是脂肪。

盆骨前傾常見原因:先天脊椎結構與體態問題

盆骨前傾常見原因:先天脊椎結構與體態問題

每個人的脊椎與骨盆角度略有不同,有些人天生腰椎弧度較大,或骨盆本身傾斜度偏高,這些都會成為盆骨前傾的風險因素。此外,從小站姿不正、書包過重單邊背等習慣,也會影響骨盆發展與脊椎排列。若在成長期未察覺並改善,成年後即使有運動,也可能仍難擺脫這種體態問題。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改善骨盆前傾要多久?

盆骨前傾矯正要多久?解析成因+5大簡易居家運動改善假肚腩!附自我檢測方法

改善骨盆前傾所需的時間會因人而異,視乎以下幾個因素而定:

🔹 輕度骨盆前傾(無明顯疼痛者)

若情況屬輕微,只是姿勢不良或因久坐所致,並能每週持續進行3-5次針對性運動及改善生活習慣,大多在4至6星期內 就能看到明顯改善,例如小腹收緊、站姿變直、腰部不再緊繃。

🔹中度至長期骨盆前傾(有腰痛或體態明顯異常者)

如已出現長期腰痛、肌肉僵硬、核心力量不足等情況,通常需花上2至3個月才能穩定改善,視乎是否有配合拉筋、肌力訓練及物理治療。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盆骨前傾改善方法

盆骨前傾可以怎樣改善?

矯正盆骨前傾的重點在於建立正確肌肉記憶與動作習慣。可透過以下方法達到效果:

定期進行針對性運動:至少每星期3次、每次30分鐘。

練習骨盆中立位置:學會用意識控制骨盆位置,久而久之會改善日常姿勢。

每日進行筋膜放鬆:例如泡沫滾筒放鬆大腿前側與腰部肌群。

提升核心穩定力:持續練習深層核心肌群(如跨腹肌、骨盆底肌)訓練。

生活細節注意:如坐椅選擇有腰墊支撐的、使用站立式辦公桌等。

即睇日本大師推介3款骨盆前傾矯正運動

1

教你5個簡易家居盆骨前傾矯正動作!貓牛式伸展(Cat-Cow Stretch)

5個簡易家居盆骨前傾矯正動作!貓牛式伸展(Cat-Cow Stretch)
如受螢幕所限,請向右掃查看更多內容 →
盆骨前傾矯正動作:貓牛式伸展(Cat-Cow Stretch)
主要作用
改善脊椎活動度,喚醒骨盆控制感知
針對肌群
脊椎伸展肌群、骨盆活動肌群
做法

1. 四足跪地,雙手與肩同寬,雙膝與髖同寬。

2. 吸氣時,抬頭拱背、骨盆往後傾(牛式)。

3. 呼氣時,收下巴拱背、骨盆向前捲(貓式)。

4. 每一下動作慢慢連貫,配合呼吸節奏。

建議次數:
10次為1組,做2組,每天1-2次
如受螢幕所限,請向右掃查看更多內容 →

2

盆骨前傾矯正動作:臀橋式(Glute Bridge)

盆骨前傾矯正動作:臀橋式(Glute Bridge)
如受螢幕所限,請向右掃查看更多內容 →
盆骨前傾矯正動作:臀橋式(Glute Bridge)
主要作用
強化臀大肌及核心,矯正骨盆前傾
針對肌群
臀大肌、股二頭肌、核心穩定肌群
做法

1. 仰臥、屈膝、腳掌平放在地,雙手放身側。

2. 吐氣時收腹,臀部慢慢向上抬,直至膝蓋、臀部與肩膀成一直線。

3. 停留1-2秒,再慢慢下降,切勿聳肩或拱腰。

建議次數:
15次為1組,做2-3組,每天1次
如受螢幕所限,請向右掃查看更多內容 →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3

盆骨前傾矯正動作:髖屈肌拉伸(Lunge Stretch)

盆骨前傾矯正動作:髖屈肌拉伸(Lunge Stretch)
如受螢幕所限,請向右掃查看更多內容 →
盆骨前傾矯正動作:髖屈肌拉伸(Lunge Stretch)
主要作用
放鬆因久坐而緊繃的髖屈肌
針對肌群
髂腰肌、大腿前側肌肉
做法

1. 採弓步跪姿,前腳屈膝呈90度,後腳膝蓋跪地。

2. 身體保持挺直,向前推骨盆,直到感覺大腿前側有拉伸感。

3. 雙手可叉腰或扶牆輔助,保持骨盆中立。

建議次數:
每邊保持30秒,做2組
如受螢幕所限,請向右掃查看更多內容 →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4

盆骨前傾矯正動作:平板支撐(Plank)

盆骨前傾矯正動作:平板支撐(Plank)
如受螢幕所限,請向右掃查看更多內容 →
盆骨前傾矯正動作:平板支撐(Plank)
主要作用
強化腹橫肌與整體核心穩定度
針對肌群
腹部核心、背肌、臀部
做法

1. 面朝下趴地,以前臂及腳尖支撐全身,手肘在肩膀正下方。

2. 收腹收臀,保持背部與骨盆呈一直線,避免拱腰或塌腰。

3. 初學者可膝蓋跪地進行修改版平板支撐。

建議次數:
保持20-30秒,做2-3組,視能力慢慢延長至1分鐘
如受螢幕所限,請向右掃查看更多內容 →

5

盆骨前傾矯正動作:站立骨盆傾斜練習

盆骨前傾矯正動作:站立骨盆傾斜練習
如受螢幕所限,請向右掃查看更多內容 →
盆骨前傾矯正動作:站立骨盆傾斜練習
主要作用
喚醒骨盆控制力,調整骨盆中立位置
針對肌群
核心深層肌群(橫腹肌、腹橫肌)、骨盆底肌
做法

1. 站立,背靠牆,腳跟距牆約5-10cm。

2. 收腹,同時用骨盆向後捲,讓下背貼近牆面。

3. 保持這個中立骨盆姿勢3-5秒,再放鬆。

建議次數:
10次為1組,做2組,每天練習。
如受螢幕所限,請向右掃查看更多內容 →

盆骨前傾可以自己矯正嗎?

可以。只要配合針對性的訓練,例如拉伸髖屈肌、強化核心與臀部肌群,再配合正確站姿及生活習慣,大多數情況都能自我改善。立即看盆骨前傾成因+自我檢測方法矯正骨盆運動

盆骨前傾要多久才會改善?

改善時間因人而異,一般輕度前傾在4至6星期內可見成效,若配合規律運動及姿勢調整,約2至3個月可明顯改善整體體態。立即看盆骨前傾成因+自我檢測方法矯正骨盆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