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厘茄細細粒易入口,而且清甜生津,不少人都會拿來當零食止口痕。確實,車厘茄與番茄不同,前者不但被定性為水果,其豐富的營養素,包括含量比番茄還要高的茄紅素,生食比起熟食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及發揮作用。不過,車厘茄也不是百利而無一害,因為含有糖分,高血糖或糖尿病患者必須小心食用,一粒接一粒很容易不知不覺就吃掉過量的糖分,造成身體負擔。但是,市面上的車厘茄林林總總,好像一粒粒散裝的和一串串的串茄其實又有沒有分別?
登入 瀏覽文章可賺取積分
串茄和車厘茄有分別嗎?

車厘茄的種類除了有大小、顏色之別,也有外觀上的不同。一串串排列整齊的串茄,又可叫做「有枝車厘茄」,換言之,串茄其實也是車厘茄的一種,只是種植方法和品種上的分別,營養價值是差不多的。
反而,顏色上就有實際的差別,一般來說,車厘茄可分為紅、橙、黃及綠四種色澤,其中紅色車厘茄是茄紅素之冠;橙色車厘茄既有β-胡蘿蔔素,維他命A含量亦是最高;黃色車厘茄就含有多酚和最多的鉀質,有助預防高血壓;維他命C就要選綠色車厘茄,更含有葉綠素,幫助身體排毒。
車厘茄營養價值原來這麼高!

車厘茄其實還有一個名字,叫「聖女果」,光看名字,就知營養價值不是開玩笑的!
車厘茄蘊含比番茄高出3倍的茄紅素,而且是生食也能發揮作用的茄紅素類型,擁有超強的抗氧化能力,甚至比維他命E強效100倍,有助清除使細胞組織老化的自由基,同時促進細胞再生,更可提高皮膚對紫外線的防禦力,配合同樣比番茄高的維他命A和C,還有助製造膠原蛋白,在對抗衰老、色斑及預防骨質疏鬆上都有功效。
車厘茄功效:抗氧化、預防心血管病

亦因車厘茄抗氧化力高,對減少低密度膽固醇LDL氧化很有效用,有助降低動脈硬化的風險,預防心血管病出現。
車厘茄功效:消脂肪、降血壓

車厘茄當中的蘋果酸和檸檬酸,也能幫助消化脂肪和吸收蛋白質;配合車厘茄高含量的鉀質,排除體內過多的鈉質,以降血壓兼延緩血糖上升,達至改善三高的作用。
車厘茄功效:改善便秘

另外,車厘茄的膳食纖維也是普通番茄的1.4倍,有助加強腸臟蠕動,改善便秘問題。
車厘茄功效:提高免疫力

不得不提的是,富含β-胡蘿蔔素的車厘茄更是提高免疫力的食物之選,在預防感冒之外,研究更指車厘茄具有多重生物效應,能令癌細胞良性分化和凋謝,抑制癌細胞傳遞訊號及分裂,從而預防癌症。
車厘茄糖分偏高?減肥可吃嗎?

既然車厘茄是水果,進食時必須注意其果糖的部分,特別高血糖和糖尿病患者,就更加要留意!每100g小番茄,就含有5.1g糖,即使比一般水果低,如車厘子每100g糖含量12.8g、藍莓每100g糖含量10g等。
不過,與番茄比較還是較高,因普通番茄每100g只有2.1g糖。所以,如想吸收茄紅素但又關注糖分吸收的話,就要懂得分配車厘茄和番茄的進食分量呢!
車厘茄營養豐富也有壞處?

車厘茄雖然營養多多,但也要看體質進食,因車厘茄性凉微寒,或會令「寒底」的人在食後出現頭暈、乏力等症狀;女性在經期期間進食,也有可能會因此加劇痛經,出現疲勞、冒冷汗等情況。
車厘茄禁忌:避免空腹時進食

另外,車厘茄因維他命C豐富,白蝕患者最好不要進食,以免導致病情加重。一般人也不要在空腹時進食車厘茄,因車厘茄中的膠質等物質或會與胃酸引起化學反應,生成結石造成胃痛不適。而且,過量進食也不行,若過度吸收車厘茄含有的β-胡蘿蔔素,或會使皮膚變黃,患上對人體無害但會影響外觀的「胡蘿蔔素血症」。
最重要是,未熟透的車厘茄原來會含有「番茄鹼」,過量吸收會使人出現口澀、噁心等不適症狀,嚴重時還可能會嘔吐、頭暈、肚瀉甚至中毒等情況,必須慎選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