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市人經常都會出現肚痾的狀況,儘管已經改變了飲食和作息習慣,肚痾情況依然沒有改善的話,你可能已經患上「腸躁症」,馬上來認清肚痾主因!

Senior Content Manager, Beauty
登入 瀏覽本網站,可獲取積分換領專屬優惠
點擊查看專屬優惠
甚麼是「腸躁症」?

「腸躁症」又稱為腸易激綜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簡稱IBS),是本港其中一種最常見的腸胃疾病,患者會經常肚痛、肚痾,甚至便秘,三種情況交替著發生。「腸躁症」病患者以年青人為大多數,有部分患者更在中學時期已經受此症困擾,而且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足足多出一倍。
「腸躁症」為何導致肚痾?

大腸是一個神經自主的器官,亦是與大腦相連的器官,由此證明大腦運作能影響生理反應,舉例有患者每次考試或面試前,都會肚痛、肚痾症狀,這些症狀都是因為情緒問題或壓力太大所致,而透過腸胃表現出來。「腸躁症」患者一般容易有焦慮、恐慌等症狀,但只要服用抗憂鬱、解焦慮的藥物就可解決。
1分鐘「腸躁症」測試!

☑排便情況變差
排便次數大幅轉變,如每週多於3次的便秘或肚痾,這都是「腸躁症」的症狀。另外,大家排便過後亦不妨留意一下大便形態,若長時間出現硬塊、稀軟便或水便,請及早尋找醫生協助。排便是一個輕鬆自如的過程,若發現自己在過程中要特別用力、有急迫感或覺得排不乾淨,而且糞便帶有黏液,都是身體給你的一些訊號。
☑經常肚痛或肚痾,而且多數在特定活動前發生
根據一般人適量的飲食,每天平均會排便一至兩次,若發現排便或肚痾次數增加,便要格外留意!另外若排便或肚痾情況大多出現在某些特定活動前,如開會、面試等,這很有可能受情緒和壓力誘發!
☑生活受壓
壓力病的症狀之一就是肚痛或肚痾,而當精神上受到壓力或情緒影響時,主導大腸運作的自律神經就會因為太過緊張而引起腸道痙攣,影響排便的正常模式。
☑缺乏運動習慣
以每週至少運動三次,每次至少三十分鐘的運動量為標準,規律運動不僅能促進新陳代謝,更能提升免疫力、緩解生活壓力,所以運動量不足會導致「腸躁症」。
☑飲食不均衡
維持良好的腸道功能是十分重要的,如均衡飲食、規律三餐、攝取高纖蔬果、足夠的水份,也可藉此改善肚痛或肚痾的情況。另外,酒精、咖啡、茶類可能因含有咖啡因而刺激腸胃,應避免飲用。
立即訂閱接收Cosmo最新潮流資訊
訂閱電子報,緊貼流行健康飲食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