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參煲什麼最好|太子參是日常養生常見食材,想補氣養陰、提升精神可多加利用,可搭配雞肉、紅棗或淮山煲湯,溫和滋補。太子蔘功效包括益氣健脾、潤肺生津。也能簡單以太子參焗水作日常調理。不過太子參禁忌要留意,感冒發熱或脾胃虛寒者需先諮詢專業。這篇一次帶你掌握太子參全攻略。
登入 瀏覽文章可賺取積分
太子參是甚麼?

「太子參」屬於根莖類植物,外表細長,色澤偏白,帶著淡淡的清香。與較為常見的黨參、紅參不同,太子參因其養陰潤燥、補氣益肺的特質,在不少傳統配方中佔有一席。從古至今,無論是在藥膳還是日常養生燉品裡,它都常常出現在榜單上。
太子參功效

太子參功效包括補氣養陰、益肺清熱、安神除煩。當你身體覺得稍稍疲憊、氣短、容易出汗或燥熱,那麼太子參有助於滋潤肌膚、調整內在機能。它也常被用來緩解「肺氣不足」所帶來的症狀,例如容易感冒、咳嗽,甚至聲音沙啞。再加上它較為溫和,因此適合想做養生但不是重度調理者的人。
太子參禁忌

雖然太子參較為安全,但仍有幾點需要注意。如果你正在服用強效藥物(特別是免疫調節類、化療、激素類)或正處於急性病症期,就應該先諮詢中醫師或醫師。其次,體質偏寒、脾胃虛弱、腹瀉頻繁的人,過量或經常使用太子參反而可能加重消化負擔。最後,孕婦或哺乳期媽媽在進補時更需慎選配方與劑量,不建議自己隨意大量採用。
太子參煲什麼最好

要讓太子參發揮最佳效果,其實「煲湯」是最理想的方式。推薦你搭配以下幾種配料:
- 雞肉(清雞或走地雞)+枸杞+紅棗:雞肉補氣養血,紅棗增甜又補脾胃,枸杞明目又養肝。這款煲湯適合體力耗損、氣血兩虧的人。
- 豬肺+玉竹+太子參+少許百合:針對肺燥乾咳、喉嚨不適的狀態。豬肺養肺氣、玉竹潤燥、百合安神。
- 鴿子+太子參+淮山+芡實:更偏向滋養型、適合想做進階調理、補氣養陰的人。鴿子肉嫩、淮山益脾養胃、芡實固腎健脾。
這些煲湯方式既能讓太子參的養氣潤燥效用被激活,又能和其他食材形成良好協同。記得使用太子參時火候宜慢、湯頭宜清淡,讓其細膩功效自然滲透。
更簡單方法:太子參焗水

如果你想更輕鬆快速地利用太子參,不妨試試「太子參焗水」。做法非常簡單:
- 取約 10-15 克太子參(視個人體質調整),洗淨後放入壺中,加約 500 毫升的開水;
- 隔水保溫或煲至70-80℃左右,焗約 20-30 分鐘即可。
飲用「太子參焗水」可分兩次,早上一杯幫身體醒氣;下午一杯幫調整疲勞。適合想日常輕補、不想大動作煲湯的人。雖然效果比不上煲大鍋湯來得「豐富」,但作為日常養身好習慣,也十分合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