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分泌物又稱白帶,究竟它是甚麼?
醫生指出原來陰道分泌物擔任著女性生殖系統的健康預警角色。陰道分泌物,又稱白帶,由陰道黏膜液體和子宮頸內的腺體分泌物質混合而成,主要作用是帶走陰道內死掉的細胞和細菌,以保持陰道清潔,預防受感染。此外,陰道分泌物亦會因應生理周期的影響或疾病出現,其顏色、氣味和黏稠度幾方面產生不同程度的變化,細心觀察,可及早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對症下藥。

Content Director, Beauty
登入 瀏覽本網站,可獲取積分換領專屬優惠
點擊查看專屬優惠
陰道分泌物 VS 生理周期的影響

月經期間、排卵期、哺乳或產生性慾時,陰道分泌物的氣味和顏色會產生輕微變化,分泌量也較平常為多。懷孕期的女性,以及個人衛生狀況(如分泌物融合了汗水、穿著焗身不透氣的衣服等) 的影響下,都有機會令分泌物的異味加劇,但以上情況均屬正常,一般不用求醫。
陰道感染、陰道炎、婦女疾病 VS 陰道分泌物

若發現陰道分泌物的顏色變得混濁、異味濃烈、質地黏稠像鼻涕,與平時的狀態有明顯的差異,而且維持數天以上,與此同時出現陰道痕癢、灼熱,這可能反映女生已出現陰道感染或陰道炎,建議找專科醫生進行詳細檢查。
5種陰道分泌物的異常特徵

第一種:
顏色及狀態: 呈棕啡色、有血絲
身體徵兆: 月經週期不規律,陰道異常出血,盆腔疼痛。
疾病啟示: 子宮頸癌或子宮內膜癌

第二種:
顏色及狀態: 混濁帶黃
身體徵兆: 月經期間出血,尿失禁、骨盆疼痛。
疾病啟示: 淋病

第三種:
顏色及狀態: 泡沫狀,呈黃色或綠色,帶難聞異味。
身體徵兆: 小便時感疼痛和痕癢
疾病啟示: 滴蟲性陰道炎

第四種:
顏色及狀態: 白色,質地黏稠厚重,帶異味。
身體徵兆: 外陰周圍感到腫脹、疼痛和痕癢,性交時感到疼痛。
疾病啟示: 酵母菌感染

第五種:
顏色及狀態: 呈白色、灰色或黃色,帶有魚腥氣味。
身體徵兆: 陰道或外陰感到痕癢、灼熱,出現發紅和腫脹情況。
疾病啟示: 細菌性陰道病
假如陰道分泌物出現異常狀況,怎麼辦?

一旦發現陰道分泌物出現異常狀況,應立即找專科醫生診斷,醫生會因應不同的疾病徵狀提供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如患上酵母菌感染,通常會使用乳膏狀或凝膠狀的抗真菌藥物放於陰道內進行治療。細菌性陰道病的治療方法為服用抗生素藥丸或使用專用的抗菌藥膏,至於滴蟲病就會使用抗菌藥物Flagyl或Tindamax進行治療。
4個日常陰道護理方法

- 使用溫水配合性質溫和的肥皂清洗陰道,保持陰道清潔。
- 切勿使用帶香味的肥皂、女性潔膚產品清洗陰部。浸泡泡浴,陰部容易受污水中的細菌感染,選淋浴較佳。
- 如廁後,以紙質輕柔的紙巾從前到後擦拭陰部,以防止細菌進入陰道並引起感染。
- 穿著具有天然抗菌作用的100% 純棉內褲,同時避免衣服過緊,宜選通風透氣的衣料。
立即訂閱接收Cosmo最新潮流資訊
訂閱電子報,緊貼流行健康飲食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