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孫慧雪近日拍片詳述自己多年來受嚴重月經不適、月經量多煎熬,終敵不過劇痛而求診,始揭問題的根源是子宮腺肌症。她曾試過只能「治標」的治療,惜病情不但沒有好轉,更令子宮持續發大且經歷治療副作用。一直希望生兒育女的她更擔心沒法懷孕,令她陷入低潮。看畢影片的大家,可能有不同疑問,到底子宮腺肌症如何影響患者?患者的生育大計會否告吹?子宮腺肌症是否沒法斷尾?以下將逐一為大家拆解。
登入 瀏覽文章可賺取積分
腺肌症可致「刀割式」經痛 或影響懷孕
正常情況下,女性子宮內膜會隨排卵週期而增厚,繼而脫落排出體外,亦即月經。然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字,大約每10位女士,便有1位的子宮內膜組織在異常位置生長。婦產科專科陳安怡醫生解釋:「當異位組織分散地進入子宮肌肉層,臨床上會稱為腺肌症。異位內膜組織仍然會隨月經週期增厚、脫落,因此每個月也會引起嚴重不適,包括月經量多、月經期間甚至是月經前會有如刀割般的嚴重經痛、性交疼痛等,嚴重更會令子宮發大。病情每月周而復始地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莫大困擾。」更令女士們憂慮的是,有一項數據顯示,有四分一不孕女性為腺肌症患者,情況不容忽視。
陳醫生補充,當異位內膜組織集中生長於肌肉層某處,形成腫瘤狀,則稱為腺肌瘤;如異位內膜組織出現在子宮外的卵巢,積聚的血液會漸漸形成囊腫,亦即俗稱的「朱古力瘤」。

▲不只是月經期間,部分患者更在月經前已出現劇烈經痛、月經不適,令患者苦不堪言。
治療腺肌症關鍵在於長期控制
由於腺肌症分散生長在子宮肌肉層,因此即使進行手術也難以徹底切除異位組織以根治病情,患者始終沒法走出每月「惡夢」,如病情一直不受控制,更可能會惡化至需切除整個子宮。陳醫生說,要紓緩腺肌症的症狀,必須長期控制。現時醫學界有多種口服藥物,當中包括混合型口服避孕藥,可以縮短經期、減少經血;停經針可將荷爾蒙降至最低,以及抑制子宮內膜生長,但有機會出現假性更年期現象,如骨質疏鬆、潮熱等。
較新型的黃體酮藥物可以直接與子宮內膜的黃體酮受體結合,抑制子宮內膜生長,紓緩異位內膜增厚時引發的痛症。同時,女士體內荷爾蒙能維持在一定水平,避免受低荷爾蒙的症狀影響日常生活,長遠亦不會影響生育能力,患者停藥約2個月後便可以正常懷孕。

▲不少患有腺肌症的女士,均擔心病情導致不孕。
陳醫生最後寄語各患者:「即使不幸確診腺肌症,雖然未能完全根治,但患者應抱積極的心態,只要與醫生商討合適的治療方法,長期控制及管理病情,月經的日子便有望不再是難過不堪,可以如常生活及生兒育女。」藝人孫慧雪持續接受有效的治療後,病情得以控制,月經不適得以紓緩,早前宣布成功懷孕第二胎。
經血過多 / 子宮內膜異常自我評估小測試
及早發現病情,可以盡早控制及管理,維持生活質素。現時坊間有自我評估測試作參考,如有懷疑,應盡早向醫生查詢。
網址:http://www.checkperiod.hk/period.html
婦產科專科陳安怡醫生

資料由客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