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鋒來到,氣溫驟降,想穿得暖不一定要穿幾件厚衣,學懂「粟米式」、「洋蔥式」多層次穿搭術,以策略性疊穿來配合身處環境,讓你穿得又暖又不會變成不能動的米芝蓮!以下將會拆解兩大穿搭的法則,大家好好保暖,不要冷病啊!

Contributor
登入 瀏覽本網站,可獲取積分換領專屬優惠
點擊查看專屬優惠

大家平時上班,一般只會在回公司途中、外出午膳和晚上回家一段短時間感到冰冷,一天大部分時間都留在辦公室中。室內大多都會開著暖氣。因此大家可以按照「粟米式」的穿搭法,穿上薄身的上衣,但外套一定要選厚身一點。

如果需要長時間於戶外工作或活動時,由內到外都更防寒保暖的「洋蔥式」穿法就比較合適,作內、中、外三層穿,內、中層厚度因應環境、溫度來選厚薄衣物,外搭應該選擇防水防風材質衣服。
辦公室上班族:粟米式穿法

粟米式穿法就比較針對室內外天氣的冷熱交替,除了適合到日韓、歐美這些通常備有室內暖氣的地方旅遊時穿着,還適合長期在辦公室的上班一族,以穿脫一件大褸來配合氣溫,較為方便。
薄薄的內層

長期會留在室內的你,其實不太需要穿上穿帶絨毛的發熱衣,選擇薄薄的就已經足夠。慬記「粟米式穿法」就是裡面只要穿得薄薄的,保暖的重要就是外面厚而保暖的外套!
透氣的中層

由於室內太多比較溫暖,盡量不要挑選高領、樽領的款式作打底,而是穿比教透氣的圓領、V領衣或恤衫。

再配襯可脫下的小配件如圍巾、帽子來增加時尚和層次感。
厚身的外層

由於內、中層都不算十分保暖,外層最好選擇比較厚身的外套。高領的長版大褸是不錯的選擇,既可以遮脖子、又可以遮著腿部,抵擋四面吹過來的冷風!
戶外活動:洋蔥式穿法

至於洋蔥式穿法的特別之處就是每層衣服都有特定的功能,如:內層保暖,外層主打防水,容易配合進行戶外活動時周邊多變的天氣,以一層層衣物達成保暖效果。而最基本的洋蔥式穿法分成以下內、中、外三層。
內層主打吸濕、排汗

冬天外出前先穿上貼身輕量、保暖內衣作打底,盡量選擇具排汗及透氣功能的。
中間層主打防保暖

中間層主要達到保暖及阻隔體温流失的作用,例如抓毛絨(fleece)或薄羊毛衣。亦由於這一層不作擋風之用,你可視乎環境而選擇不同厚度的衣物,一件帶點抓毛絨的普通衛衣在香港已經足夠保暖。

由於內層及中層只作保暖但不防風,外層則要能防水,例如防風外套、羽絨褸等。在保留體溫的同時,透氣度亦同樣重要,間中讓困在衣服內的熱空氣能散發出去,以免太過悶熱。
小貼士:不少羽絨的面布是薄薄的尼龍,親膚性較低,如直接接觸肌膚會太過冰涼,不要直接穿在最內層!
Photo Credit: 東方IC、Getty Images、NET-A-PORTER
立即訂閱接收Cosmo最新潮流資訊
訂閱電子報,定期送上最新時尚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