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with no details

劉韻棋 I Love Kitchen

Fa
17 Feb 2015

廚齡,她僅有五年;廚情,她卻無限擁有!


藍色針織上衣Emporio Armani;灰色外套Giordano Ladies
 
香港首位榮獲「凱歌香檳亞洲最佳女廚師」的女廚劉韻棋Vicky,五年前從廣告行業跳到法式廚房,不介意從擦地、 洗雪櫃開始,毋懼朝九晚十二的超時工作,也懶理扮靚、旅遊和陪家人的時間統統被工作取代。從報讀廚藝課程、跟米芝蓮大廚學師,到開設自家餐廳⋯⋯Vicky堅定不移向廚夢進發,結合「廚」與「藝」, 創作一個個「可食用的故事」。
 
「最佳女廚師」Vicky,小時候絕非「廚房癡」,直至到紐約升讀大學,才被逼下廚。「那時候food channel興起,我便照着去弄一些homestyle菜式,偶爾又會煲一些中式湯水,味道還可以。」
 
縱使培養了入廚興趣,不過對於成為女廚師,她斬釘截鐵地道︰「完全沒有想過。」
 
愈煮愈愛
Vicky鍾情的,是廣告創意行業。大學畢業後,順理成章加入紐約的廣告公司,任職平面設計師,數年後再回港開設個人廣告公司。二零零九年,突然決定到曼谷的「巴黎藍帶廚藝學院」修讀短期廚藝課程。
 
「並非為轉行而鋪路,只是作為一位設計師,很想多看這個世界。當時的意向是,一是修讀室內設計,一是學習廚藝,結果我選擇了後者。」
 
本來只打算短暫停留三個月,結果愈煮愈愛,最終把課程延長至九個月。回港後,索性轉入廚房,跑到米芝蓮法式餐廳從低做起。
 
老闆變學徒,嬌滴滴的她每天朝九晚十二,做足十五句鐘,抺地、洗雪櫃、切食材⋯⋯一腳踢。「辛苦是意料中事,以前從事廣告,工作時間雖然亦很長,不過從前是坐着做,現在是站着拚搏,需要付出更多體力。我沒有投訴,當然你不會期望自己在五年後仍在擦地板,但對於有關廚房運作的每一細節,我認為都有必要學懂。」

藍色針織上衣及長褲Both from Emporio Armani;白色西裝外套Giordano Ladies
 
在他人眼中,Vicky是轉行,她卻認為只是「加插」。「我從小到大都喜歡製作手工藝,如摺紙、陶藝等,知道自己將來的工作必定與藝術有關。所以無論廣告人也好,廚師也好,都是創意的表達。廚師,只是加插了另一種創意。」她解釋,廚藝是科學、手藝與藝術的結合,廣告的表達限於視覺,但食物不同,它同時兼具視覺、味覺和嗅覺,比廣告更具層次感,更能滿足她的創作欲。
 
藝高人膽大
於法式餐廳當了短短半年「雜務」,Vicky的廚藝才華已悄悄顯現,主廚容許她參與裝飾食物的工作,她卻一心要打造屬於自己的飲食藝術。
 
只有僅僅一年廚房經驗的她,決定於中環開設屬於自己的餐廳。「的確,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個很大膽的決定,但我實在有太多意念想透過食物表達,唯有擁有自己的餐廳,才可以做到這一點。」
 
面對開業有可能發生的一連串問題,諸如資金、舖租、食材等,Vicky自信能「見招拆招」。「飲食行業天天都在變,沒有一條formula能解決所有問題。如果這條公式不行,便找第二條公式好了。做人只要adaptable,就毋須懼怕任何挑戰。」
 
Vicky堅信,在飲食藝術這條路上,必定能遇上知音人。「我視每一份餐單為一個故事,試過把日本京都的整座禪院融合於食物之中。這類fine dining除酒店外,在個別餐廳比較少見,我相信有發展空間。」
 
然而,若客人不懂欣賞,她可會失望?「每個人進入餐廳的目的都不同,有的為飽肚,有的為尋找新鮮感,有的只為追求味道,但哪怕只有一成的客人care我的創作,我已經覺得很足夠。」
 
回頭太難
擔任餐廳最高話事人三年多,Vicky既是盯緊「盤數」的老闆娘,亦是爆發創意的餐單創作者,唯cost與creativity,往往矛盾重重。「過於顧及cost,很難做出好的食物,食客是因為食物味道好才回頭;但我同時亦不能接受虧蝕,當然有錢賺就更棒,所以你必須在兩者之中找到平衡。難度是高的,卻非不可能的任務。」
 
一家餐廳在風雨飄搖的飲食行業中,豈會無風無浪?唯Vicky對所有挫折困難,總是輕描淡寫。試過餐廳水浸,老闆娘要親自通渠;一年內,只有農曆新年才能稍休數天;連參與好友的海外婚禮也要二十四小時來回⋯⋯但她覺得「很值得!」
 
「最初我做廚師,父母以為我只是鬧着玩。他們都心痛我這麼辛苦,但知道我是真心喜歡的,也不再反對。我曾經想過,重回廣告行業,但回頭太難了,你已經無法再天天坐在office裏,而食客給你的反應,又是如此的直接和感動。」
 
不忘初衷
對於是次獲得「最佳女廚師」殊榮,Vicky固然興奮,但於她而言,有獎無獎,她都無悔當初。「每個人都有自己的talent,關鍵在於你是否找得到和勇敢地去追尋。我曾經順從父母心願,在銀行上班三個月,得到的啟發是︰『我這一生也不想從事銀行業。』」她反問,與其天天不願起床上班,何不忠於自我,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
 
因此,她從沒有期望藉獎項乘勢大開分店,她心繫的,是創意味道,而非名利虛榮。「我當廚師的初衷,是創作特別的菜式,有時甚至會收起最受歡迎的餐單,構思新款式去挑戰它。要達到創作的目標,根本不需要很大的market去配合。」
 
最佳女廚師的誕生
第三屆「亞洲50最佳餐廳」由英國一家傳媒舉辦。三百多位來自亞洲的飲食專家,包括餐廳東主、飲食雜誌編輯及食評家等,會根據他們曾經到訪的餐廳而投票選出最佳餐廳及其他獎項。Vicky是首位香港廚師獲得「凱歌香檳亞洲最佳女廚師」一獎。
 





Vicky對每道菜的味道與賣相,也一絲不苟地設計。
 


photos by Hak Ka  
coordination by tsuiyi  
styling by Katie Yip  
makeup & hair by Peggy Tsui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