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聽黑毛豬的名字,第一印象多是肉香、昂貴、外國入口⋯⋯有無想過,原來香港也有出產黑毛豬?從事養豬業多達三十年的譚國柱,於三年前將台灣黑毛豬引入香港,為的就是讓市民知道,甚麼是「本地豬」。

Senior Content Manager, Features
登入 瀏覽本網站,可獲取積分換領專屬優惠

以黑毛作產地記認
走進街市,不少肉檔上也會掛上橫額,推銷店內的「本地豬」。為甚麼要強調本地出產?因為香港對豬肉監管嚴格,本地出產就是安心的保證。經驗豐富的本地豬農譚國柱則認為,光用文字標榜「本地」,是店家在走精面。
「其實『本地豬』幾個字,可說是無意思。本地賣的豬可以叫本地豬,真正本地養的豬都可以叫本地豬。這樣會令市民好混淆。」然後他想到,把台灣黑毛豬引入,讓市民憑豬皮上的毛色,就可以立即分辨到。

▲為方便認清來源,譚國柱更開設了本地黑毛豬專賣店,讓市民食得更放心。
好動豬瘦肉多
從三年前,只得六至七個豬場,發展到現在有十三個養黑毛豬的豬場,豬隻數量每年也在增長,數字反映了這類肉食的吸引力,正在上升;到底,我們的"local Iberico",吸引力法則何在?
「黑毛豬比白毛豬好動,肉質更結實,更有口感。另外本地豬只食粟米、黃豆粉等天然飼料,為了增加豬隻抵抗力,更會在飼料中加入少量中藥,如靈芝碎,無藥物添加。」

香港黑毛豬有中藥加持,跟大眾熟悉的西班牙、日本黑毛豬,又有何分別?
「香港種會偏瘦,因動物會因應當地天氣,令身體脂肪多寡有別,香港天氣不及西班牙凍,所以黑毛豬養起來會較瘦。」
譚國柱並分享,因為香港黑毛豬肉質偏瘦,用來煲湯,除了肉味香濃,湯水中油脂也會更少、更清!

黑豬白豬大不同
雖然在港養殖本土黑毛豬,可以將黑毛豬「平民化」,但從養殖過程來看,就知道黑豬價格高得有理! 黑毛豬進食量偏少,而且活躍,豬農除了要安排運動場讓牠們活動,想要餵肥黑豬,比一般白豬需要多兩至三個月時間!
加上一般白毛豬,每胎可以生到十至十四隻,而黑毛豬平均只有七隻。產量更少又需要更多時間飼養,就是黑毛豬矜貴的主因!

豬肉精選部位
除了豬頸肉,黑毛豬仲有邊part好食?屢獲烹飪獎項的陳偉庭師傅就推介,以下三個部位,烹調家常菜必試!
五花腩:本地黑毛豬偏瘦,腩肉位置也不會太肥,最適合用來切片炒。
脢頭:因易於處理,價格又相對便宜,是最多人愛買部位。適合用作叉燒,甚至蒸肉餅。
豬腱:整隻豬最瘦的部位,用來煲湯肉香不油膩。

黑毛豬點樣煮?
本地黑毛豬肉質偏實有嚼口,選用肥瘦均勻又爽口的豬頸肉部位,可以煮出香口又味美的咕嚕肉!大公館的行政總廚陳偉庭師傅,為大家示範這道合夏天的開胃菜:黑醋子薑咕嚕肉,大家也可試做。
黑醋子薑咕嚕肉食譜
材料:
黑毛豬頸肉 300克
鹽、糖、五香粉 適量
雞蛋 半隻
生粉 1茶匙
醬料:
現成子薑 數片
鎮江醋 180克
糖 150克
鹽 半茶匙
生粉水 適量
*可按個人口味加入蜜桃、菠蘿等水果粒

黑醋子薑咕嚕肉做法
1.將醬汁材料混合,待用。
2.豬頸肉以鹽、糖、五香粉、生粉及雞蛋醃好後,每塊肉均勻沾上生粉。
3.放下油鍋內炸熟。(起鍋靜置五至六分鐘,再炸一次,可令咕嚕肉更香口)
4.炸好肉塊放進醬汁內拌勻,起碟。
photos by Oi Yan - Shutterstocks
立即訂閱接收Cosmo最新潮流資訊
訂閱電子報,時刻掌握生活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