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前在Netflix看了一齣紀錄片《Losers輸家輸得起》,覺得很值得推介給大家。內容講述失敗者在失敗的時候才是他真正成功的開始,而我最喜歡的部分,就是所有故事也圍繞運動員。
登入 瀏覽文章可賺取積分

運動場上被公認為是最公平的地方,參賽者要以技術取勝,在賽跑比賽中若然勝出者沒有用藥或金錢賄賂,其他跑手也輸得心甘命抵。

可是很多時候,運動比賽並非如此客觀!

譬如紀錄片中提到一位法國黑人溜冰選手,在她小時候的年代,溜冰運動大多屬於白人的領域,竟然被這位黑人女運動員入侵。

所以無論她的動作如何高難度,身邊人總是認為她的動作「不特別」,而得不到應有的成績。

溜冰運動是由多位評判評分,算是一個主觀的評分制度,因此她認為評判對她有偏見,令她得不到應有的成績。

她在最後一次參與奧運時,特意做出一個後空翻動作,這是溜冰項目裡被視為犯規的動作。

她這個抗議式的犯規動作令她失去了獎牌,卻換來很多人心。

後來她成為了職業運動員,繼續以溜冰為她的人生,失去獎牌當刻卻是她尋回人生路的開端。

她的經歷讓我們重新思考成功和失敗的定義,反省人生當中的成與敗,這紀錄片值得推介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