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with no details

用交友Apps識男仔,小心有伏!

D蝦
29 Aug 2017

「你同個男仔點識架?」曾幾何時,我們認識朋友、男朋友,一般都從校園、朋友圈、職場,更甚可能是夜場。認識於真實的環境,真人面對面的相處和互動。但自科技發達,網上交友易過借火,如討論區、聊天室、ICQ、MSN,近年推出各類方便就手的交友app,開啓GPS chok一chok,靚仔就add,無眼緣就bye,咁就零成本交友了。



「Add咗」就不等於「識咗」,因為除了一張PS過的頭像和單方面填寫有少許水份的個人簡介外,基本上雙方的認識近乎零。

所謂:防人之心不可無。千萬不要單靠幾張不知虛實的照片或對方幾句甜言密語便牽動真情,一頭熱的栽進去,後果不堪設想。

身邊的朋友曾有類似經歷:「我之前曾在Tinder與幾個男生聊得不錯,付諸真感情,以為泊到好碼頭,可以脫離單身,誰知道他們都只想約炮,或瞞著我魚翁撒網約會幾個女生。」交友app的世界,不要在虛擬世界尋找真實,坦誠是bonus。真愛,不會在沒有經歷和相處下貿然發生。



「厹」,大部份聚集於交友app,他們只有一種"double may"的審美標準,add你只有一個目的 - 約炮。

講究feel的對手,會先相約在蘭桂坊見面「飲杯野」同時驗貨,飲到火紅火綠,少不免咬耳仔,帶點親暱的身體接觸,不抗拒便繼而上炮房。

但根據外國朋友的描述,外國的「厹」更狼,一開口便約時間地點,一夜情或長期SP都能手到拿來,無須交流。

諷刺的交友app,交友不交流,只為了性交。我不會評論這種生活習慣的好壞或對錯,不過奉勸女生,若你是新手便做足生理和心理準備,保護身心,以免各有各期望,你以為是一生最愛,誰知不過是一夜夫妻。



交友app的人選擇在app上認識朋友或另一半,除了因爲香港人工時長圈子窄,最大原因都來自寂莫。偶爾寂莫來襲,最就手、最快的解決方法,便是打開交友app,幾百芸芸男女任君挑選。

今次這個對象無feel?還有200個、300個。若這個app內男女唔啱眼緣?再下載另一個交友app吧。一個接一個無底的寂莫黑洞,來來回回同一票人的輪迴。失落感和無法治癒的寂莫會隨著每次交友app的輪替纏繞著你,距離真愛的路便更遠。



交友app令交往虛擬化、無責任化、零付出,沒有真實的相處和紮實的基礎,從相識、相約、相戀、甚至分手都用文字去交代,一切都是「嚟得快、去得快」。真愛,即使在現實生活中赤裸裸的付出都不易得到,又何況在危機四伏的虛擬世界呢?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Share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