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蘇葉功效及好處1. 解胃氣、緩噁心

郭醫師指出,中醫認為紫蘇性溫,味辛,歸肺、脾經,有疏風散寒、和胃止嘔並具安胎作用。「紫蘇可治療風寒感冒,脾胃氣滯,噁心嘔吐,妊娠噁心,胎動不安,食蝦蟹後出現腹痛吐瀉等腸胃不適。」
紫蘇葉功效及好處2. 低糖高纖抗衰老

現代醫學研究則指出,紫蘇具有低糖、高纖維、高胡蘿蔔素、高礦質元素等,還含有抑制活性氧預防衰老的有效成分,因此經常食紫蘇葉可以抗衰老。
紫蘇葉功效及好處3. 增強抵疫力

另外,紫蘇葉更含有多種營養成分,特別是胡蘿蔔素、維生素C、B2。郭醫師:「豐富的胡蘿蔔素、維生素C有助於增強人體免疫功能。」
新鮮紫蘇VS乾紫蘇葉:功效相若、食法不同

郭醫師分享,新鮮的紫蘇葉與乾紫蘇葉功效相若,但食用新鮮紫蘇葉的份量,需要比乾紫蘇葉的多,才能起到相應功效。此外,郭醫師指不同紫蘇,適用於不用食法。
鮮紫蘇:適用於涼伴、包魚生刺身生吃、蛋清加麵粉後炸作天婦羅、火鍋涮食。
乾紫蘇:適用於煲粥、炒菜及蒸煮魚蟹等。
紫蘇適合/不適合甚麼人食用?

一般人甚至是孕婦都可以放心食用紫蘇。另外,紫蘇尤其適用於緩解風寒感冒、脾胃氣滯、噁心嘔吐、妊娠噁心、胎動不安及食蝦蟹後出現的腹痛吐瀉等腸胃不適。不過郭醫師提醒,如果你對紫蘇過敏、屬氣虛體質、陰虛久咳、風熱感冒及脾虛便溏,便應避免食用紫蘇。
3大紫蘇食用禁忌

食用紫蘇時,需要留意以下紫蘇葉食用禁忌。
- 烹調時間:煎煮時宜後下,煮食時間約5-10分鐘,不宜久煎,否則煎煮過久會使藥效減弱。
- 脾胃虛寒慎服:長期服用紫蘇, 脾胃虛寒的人會出現滑泄情況。
- 適量服用:一般建議每日最多服用10-20克,紫蘇含紫蘇酮等酮類化合物,與人體內的鈣和鋅相遇便生成草酸鈣和草酸鋅,在人體沉積過多會損害的神經、消化系統和造血功能。
紫蘇食譜推介1. 紫蘇飲

紫蘇飲材料:紫蘇葉 3-5片、糖適量。
紫蘇飲做法:先將紫蘇葉乾淨,放入杯內用開水沖泡,放入白糖攪拌後即可。
紫蘇飲功效:健胃解暑。可增加食欲,助消化、消暑,還可預防感冒,胸腹脹滿。
紫蘇食譜推介2. 紫蘇粥

紫蘇粥材料:粳米100g、紫蘇葉 10g、紅糖適量。
紫蘇粥做法:先將材料洗乾淨,粳米煮成稀粥,加入紫蘇葉稍煮,加入紅糖攪勻即可。
紫蘇粥功效:開宣肺氣、發表散寒、行氣寬中。可治療感冒風寒、咳嗽、胸悶不舒。
紫蘇食譜推介3. 芥菜生薑紫蘇肉片湯

材料:芥菜150g、紫蘇葉5g、生薑3-5片、瘦肉50g。
做法:先將材料洗乾淨,瘦肉切片備用,先加生薑油鍋炒香,加水適量,放芥菜、瘦肉片炒熟,放入紫蘇葉稍煮,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化痰止咳、開胃健脾。可治療感冒風寒、咳嗽、食欲不振。
紫蘇選購攻略

郭醫師:「挑選紫蘇時應以色紫為先,顏色愈深品質愈好;葉大不碎、沒有枝梗、沒有蟲洞及香氣濃郁者為佳。」
紫蘇葉VS芝麻葉:功效與好處不同!

紫蘇葉與芝麻葉非常相似,但原來兩者的功效有很大分別!郭醫師:「紫蘇葉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的功效;而芝麻葉性平、味苦,具有滋養肝、腎和潤燥滑腸功放。」前者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咳嗽,妊娠嘔吐,魚蟹中毒等症,後者則用於治療肝、腎虛的眩暈、病後脫髮及大便秘結等症。

想分別兩者,可以從其外觀及香味著手。
外觀:芝麻葉比紫蘇葉大很多,像手掌心大,表面有很多細毛;紫蘇葉兩面紫色或上面綠色。
香味:芝麻葉清新的香草味,紫蘇葉有點像薄荷味,伴有微微辛辣的味道。
郭志華博士簡介

郭志華博士(Dr. Wallis Kwok)是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註冊中醫,為廣洲中醫藥大學中醫婦科學專業博士,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碩士(針灸)及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學士及生物學(榮譽)理學士。其Facebook專頁「郭志華博士中醫診所」經常分享中醫知識及健康知訊。
感謝閣下訂閱Cosmo電子報。
閣下將收到一封電郵確認,謝謝支持!
閣下已註冊Cosmo電子報,請按下註冊電郵上的連結,以激活閣下的帳號。
如果未收到註冊電郵,請按此重發。
閣下已曾註冊Cosmo電子報,請前往設定更改閣下的訂閱選擇。
據系統顯示,閣下為CosMart會員;如想訂閱Cosmo電子報,請前往CosMart後台設定 - 接收電郵設定更改閣下的訂閱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