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必讀5大M痛原因|超級痛全因壓力過大+飲食不節制!紓緩M痛可從性愛入手
M痛來襲真的影響日常生活和心情,肚子和腰背疼痛,加上四肢乏力又頭暈,最後唯有躺在床上休息,沉睡一整天。但每個月都經歷一次經痛實在不好受,要對症下藥首先要了解M痛的原因是什麼,這次COSMO就找來註冊中醫師潘健燊,來為各位姊妹講解關於M痛的二三事,關於M痛的成因、類別,以及紓緩方法你又知多少?
M痛定義

經痛指婦女在月經期或月經前後期,出現小腹疼痛,或痛楚牽引至腰部,甚至伴隨頭暈噁心等表現,隨著月經結束,疼痛和伴隨症狀逐漸減輕或停止,此種疼痛或症狀常伴隨著月經期週期性出現。
M痛的5大成因

女生在月經期間出現M痛主要因爲不通則痛(子宮氣血流通受阻而形成經痛)和不榮則痛(子宮失去營養物質的滋養而形成經痛),一般而言是由5大成因所致。

1. 經期間感受風寒(俗稱冷親)
月經期間女性體質特別虛弱,容易受邪,一旦遇到風寒之氣(吹親或淋雨等),體內便會寒凝濕滯,阻礙經絡及子宮的氣血循環,不通則痛,造成經痛。

2. 壓力過大而導致情緒不暢
情志不暢,造成肝氣(人體內主管情緒的器官)鬱結而導致氣滯血瘀,不通則痛,造成經痛。

3. 飲食不節制
食過量冰冷食物或飲料而損傷脾胃,造成體內寒濕積聚,影響氣血運行,不通則痛,造成經痛。

4. 長期患病或先天體質虛弱
肝、脾胃和腎臟功能不佳,製造氣血的功能也隨之削弱,氣血不足,無法濡養經絡及子宮,不榮則痛,造成經痛。

5. 子宮器質性病變
子宮發育不良或子宮位置不正,影響經絡及子宮的氣血循環,不通則痛,造成經痛。
M痛的4大型態

第1+3型
屬寒濕型,月經前肚臍下疼痛,伴隨腹部寒冷感,經量少,顏色鮮紅或暗紅,或伴有血塊。

第2型
屬肝鬱型,經痛發生在經前或經期中,肚臍下脹痛,月經量少,顏色紫暗伴有豬紅般的血塊,血塊排出疼痛可減。

第4型
屬氣血虛弱型,經期或經期後肚臍下隱隱作痛,伴有空墜感,喜歡揉按,經量時多或時少,月經淋漓不止、顏色淡質地稀薄,少有血塊。
改變6大生活習慣紓緩M痛

1. 經行期間要避風寒,注意保暖,忌淋雨玩水,特別是避免水上運動,以防寒濕侵入子宮。

2. 調節心情,避免生活和工作壓力過大,從而使肝臟氣機暢通而預防或舒緩痛經。

3. 經行期間保持休息,不要過度勞累,不要做劇烈運動,耗傷氣血,但也不 要久坐不動,導致經脈氣血運行不暢,可作適當的運動,做一些簡單紓緩 的伸展拉筋的動作,有助於改善痛經的問題。

4. 注意經期衛生,經期間避免進行性行爲。

5. 飲食方面,月經期間要避免服食刺激性食物,包括過酸、辛辣之品、煙 酒。酸性食物有固澀收斂作用,使血液凝滯,不利於經血的排出,辛辣燥熱的食物和性屬溼熱的酒精和煙,會助熱而加重痛經。

6. 經期忌食寒涼、生冷之品,如雪糕、魚生、西瓜、苦瓜、綠豆等食物,寒性食物容易凝滯子宮氣血,使氣血運行不暢而引發痛經。

房事的標準是事後第2天沒有疲勞感,精神滿足、心情愉快。較為年輕、身強力壯者,可以每周做愛3至4次。年齡較大、身體虛弱者則要節制房事,如每星期1次,半月1次,甚至一月1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