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嗝解決方法一覽|中醫推薦穴位按摩+針灸:可快速停止打嗝問題!
打嗝是因為胸部和腹部間的橫膈膜痙攣收縮而引起,而忙碌的都市人吃太快太飽都有機會是誘發打嗝。關於打嗝,相信大家最想知道的一定是如何快速停止打嗝問題。要知在會議或約會中打嗝不停實在是尷尬,所以COSMO這次特意找來了德善堂註冊中醫師何昕來介紹一些能紓緩打嗝的方法,大家不妨試試。
打嗝的4大種類

類型1:打嗝聲沉緩
症狀:胸膈及胃脘不舒,喝溫熱水可減輕,遇寒則加重,食納減少,口淡不渴。
治法:溫補脾胃,降逆止呃。
方藥:可透過理中湯紓緩打嗝問題。
材料:
- 甘草(甘溫益氣)
- 乾薑(溫中散寒)
- 方中人參
- 白術

類型2:打嗝聲洪亮有力
症狀:口臭煩渴,屬於胃火上逆而導致打嗝的症狀,患者喜歡飲冷水,胃脘滿悶,大便乾結,小便短赤。
治法:清熱和胃,降逆止呃。
方藥:可透過竹葉石膏湯紓緩打嗝問題。
材料:
- 方中竹葉
- 生石膏(清瀉胃火)
- 麥冬(養胃生津)
- 半夏(和胃降逆)
- 甘草(調養胃氣)
- 沙參
- 粳米

類型3:打嗝連聲
症狀:氣機郁滯導致,因情志不暢、壓力等而誘發或加重,胸脅滿悶,脘腹脹滿,納減噯氣,亦會出現胃痛的症狀。
治法:行氣解鬱,降逆止呃。
方藥:可透過五磨飲子紓緩打嗝問題。
材料:
- 方中木香
- 烏藥(解鬱順氣止痛)
- 檳榔(寬中行氣)
- 郁金(疏肝解鬱)
- 黃連(泄肝和胃)
- 枳殼
- 沉香
- 川棟子
- 梔子

類型4:打嗝聲短促而斷斷續續
症狀:由胃陰不足引起,會出現口乾咽燥,煩躁不安,不思飲食,大便乾結。
治法:益胃養陰,和胃止呃。
方藥:可透過益胃湯紓緩打嗝問題。
材料:
- 方中沙參
- 生地(甘寒生津)
- 麥冬
- 玉竹
利用針灸來紓緩打嗝會在什麼位置施針?

主要在膻中穴、中脘穴、內關穴,足三里位置施針。和每一次針灸須要刺穴25分鐘,一星期進行針灸約2至3次,10次為一次完整療程。脾胃虛寒者可於中脘、足三里加上艾灸。能健脾益胃,行氣紓緩打嗝。

位置1:膻中穴,它位於前正中線上,兩邊乳頭連線的中間點。
主治:胸痹心痛、腹部疼痛、心悸、心煩、呃逆、氣喘、噎嗝等。

位置2:中脘穴,它位於上腹部正中線肚臍中上4寸。
主治:胃脹,腹滿,胃脘痛,食飲不化,打嗝,嘔吐等。

位置3:內關穴,它位於前臂掌側,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主治:胸痛、胸悶、胃痛、噁心嘔吐、食難下膈、胸滿痞脹、脾胃不和等。

位置4:足三里,它位於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緣外一橫指(中指)處,當脛骨前肌中。
主治:脘痛脹滿,膈咽不通,食飲不下,嘔吐,腸鳴,腹痛,便秘或腹瀉等。
自己按穴位可紓緩打嗝問題嗎?

可以,可嘗試用手指壓住鳩尾穴或是翳風穴,維持2至3分鐘,按壓會產生酸脹感,這可抑止打嗝。
鳩尾穴位置﹕位於胸骨最下端的凹陷處。
翳風穴位置﹕位於耳根部,耳垂後方的凹陷處。
頻繁打嗝者應多吃什麼食材?

飲食要選擇清淡和容易消化的食物,可以多吃小米、南瓜、淮山等健脾益胃的食材。喝水則選擇溫水為主,減少飲用冰水和凍水。
飲汽水能解決打嗝問題嗎?

不能,飲汽水不可以解決打嗝問題之餘會令情況惡化。打嗝最常見打嗝原因是因為胃部過度擴張,又機會是由吃下太多易產氣食物而引起,像是喝下汽水和啤酒等,令胃中的氣體會積存在胃底,終刺激胃部收縮,連帶刺激胃上端的橫膈膜,人體就會瞬間打嗝。所以千萬別嘗試用喝汽水來治打嗝,會建議先用按壓穴位和閉氣等有醫學根據的方法。

▲德善堂註冊中醫師何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