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米,又被稱為薏苡仁,一直以祛濕、改善脾胃及利尿去水腫而為人所熟知。香港天氣潮濕,回南天時更可以多多飲用薏米檸檬水。今次Cosmo邀請到德善堂註冊中醫師鄧蔚淇,為大家拆解薏米功效、生熟薏米分別,還有薏米檸檬水及薏米粥食譜分享。
登入 瀏覽文章可賺取積分
薏米功效:改善脾胃

按照《本草綱目》記載,薏米性味甘,微寒,無毒,具有健脾滲濕、除痹止瀉、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的作用。薏米對脾胃有益,有助改善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及食欲不振等情況。
薏米功效:利尿消腫

另一個薏米廣為人知的功效便是祛濕,這是因為薏米有助利尿消腫,排出體內多餘水分,有助於減輕水腫和浮腫症狀,亦有治療肌肉緊急拘攣、屈伸不利的作用,對長期風濕性關節炎症狀也有幫助。
生薏米 熟薏米 有什麼分別?

薏米可分為生薏米及熟薏米,兩者皆有利水滲濕、健脾、除痹、清熱排膿的功效,不過它們在外形,性質和功效上仍稍有不同。

生薏米:是未經炮製加工的薏苡仁。表面呈乳白色,質地光滑,性質較寒涼,有清熱解毒、利尿、健脾祛濕、消水腫等功效。
熟薏米:是生薏米經炒製過後的成品。外形比生薏米大一點,經炒製後熟薏米會微微爆開,質地較輕及鬆散。熟薏米寒性較低,性味較平和,清熱力較生薏米弱,主要作用是健脾養胃、祛濕及止瀉。
薏米水及薏米可以每天進食嗎?

薏米有清熱,健脾及袪濕等功效,建議一星期飲用2-3次。不過中醫也提醒由於薏米澱粉含量多,有血糖高的人士需要注意攝取。另外,薏米性質偏寒涼,有研究發現薏米會有收縮子宮的作用,所以孕婦及正值生理期的女士需要小心服用;體質虛寒人士更建議用熟薏米。
濕疹人士更需要多進食薏米?

針對這個問題,中醫指「薏米被認為是一種溫和的祛濕食材,對於一些濕疹患者可能有幫助。」不過她也提醒是否應該多進食薏米要視乎個人體質,因為每個人的體質和病情都不同。

「一般來說,如果是濕熱體質,薏米具有清熱解毒健脾祛濕的功效,或有助於調節體內濕氣,減輕濕疹的症狀。然而,一些體質較虛寒或濕疹是與其他因素有關,如食物過敏,情志等因素引起,食用薏米未必有明顯的幫助。」建議大家在選擇食療前先諮詢中醫師的意見。
薏米檸檬水做法

材料:
生熟薏米 各20克
水 1000毫升
檸檬 半個
蜂蜜 適量(可選)
做法:
- 將薏米洗淨後浸泡 2-3 小時以上,讓薏米軟化。
- 將浸泡後的薏米和水一起放入鍋中,加熱煮沸。
- 降低火力,繼續煮約 20 分鐘,或直到薏米變軟。
- 關火後,讓薏米水稍微冷卻。
- 待薏米水冷卻後加入檸檬汁。
- 最後可以加入適量蜂蜜,攪拌均勻。
薏米粥做法

材料:
生熟薏米 各半杯
水 6杯
冰糖 適量
做法:
- 將薏米洗淨後浸泡 2-3 小時以上,讓薏米軟化。
- 在一個大鍋中,將薏米和 6 杯水一起加熱煮沸。
- 降低火力,繼續煮約 30 分鐘至 1 小時,或直到薏米變軟。
- 最後可以加入適量的冰糖調味。


